正在载入请稍侯

订阅到抓虾
时 间 记 忆
正在载入请稍侯
最 新 评 论
正在载入请稍侯
专 题 分 类
正在载入请稍侯
最 新 日 志
正在载入请稍侯
最 新 留 言
正在载入请稍侯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正在载入请稍侯


 
 
绝望:无论冷眼,或是温情
[ 2006-12-29 12:16:00 | By: 鹤舞易水 ]
 

绝望,是一种时不时就会涌上来的情绪。

似乎从涉足社会学这个学科开始,这种绝望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天性中的悲观一点一点释放出来,弥散到灵魂的每一个末梢神经。

“社会学家都该勇敢一些。”一个有志于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朋友是这样说的。

我一直把社会学看成一门冷冰冰的学科,它需要我们用冷冰冰的眼光、冷冰冰的资料、数据去分析和理解活生生的社会现象乃至社会本身。然而,研究者是活生生的人,研究对象也是活生生的人的行为或是所生活的社会本身。因此,价值中立只能是社会学者永恒追索却又永远达不到的境界,身为研究者,注定时时感受苦痛。

但社会学让人苦痛的不仅仅是这个原则,而是视角。大学四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这样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我很感激社会学,甚至有些偏爱。它让我更清醒地看到很多深层的东西。我是个喜欢清醒的浑人。

只不过,保持清醒的时候,看到了太多让人绝望的东西。在Durkheim那里了解社会运行的一定规律,个人的无力感越发明显。在最欣赏的Weber那里,个人在社会中似乎还是拥有主动性的,但最终他告诉我,没有用的,逃不出理性的牢笼。而Weber自己,精神分裂了两次,我相信,大师也有些承受不住那种大得不着边际的绝望。就连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最终也创立了“人道教”,用宗教情怀来消弭那一种绝望的无力感。

清醒地看到了社会的力量,也看到了无力改变的未来。就算是大师,也会绝望,尽管大师的挣扎远比我来得强烈,也试图摸索着脱出绝望的笼罩。但大师为此承受的张力也越发强烈,所以在我眼中,大师的精神世界是更为晦暗的,找不到一点希望,有时候,大师流露出一点希望的可能性,但最终仍然落到了绝望的深渊。

我仍然有兴趣吸收更多的社会学知识,可我又对那种随着理性的增强而进一步加深的绝望心存畏惧。现在看来,不是不能承受,而是总有累的时候,当我累了,却仍在绝望的笼罩下不得休息……我还是不够勇敢啊。

后来喜欢上文化人类学——一个现今中国仍然相当程度依附于社会学的学科。人类学不像社会学那么冷冰冰,我一直认为它是温情脉脉的。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是它研究的对象。在与异文化的交流中,文化人类学者努力克服受自身文化束缚的偏见,去平等看待不同文化,去充分理解各种文化中人的观念和行为。

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使得文化人类学更多关注非西方的文化、非主流的文化,按照我一个有志于从事人类学研究的朋友的说法“总是和主流社会中的失败者打交道”,虽然我不赞同“失败者”的说法,但“弱势者”这个词应该算是妥当的,尽管文化人类学者也研究现代都市文明,但更多的是在现代文明抛弃的“垃圾”中寻找宝贝。

格尔茨曾经说过:“我们不无成功地试图使世界保持不平衡……他人的职责是消除疑虑;我们的职责是搅乱。”然而,这种对现代文明优势地位的挑战,却被文化人类学者视为唯一一种一贯地纠正“受文化束缚”的主张。

我喜欢这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它对其他文化的温情脉脉的爱,爱人及己,在充分理解异文化之后,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也会有更清醒的认识,也会拥有一份更加理智的爱。

可真正身处异文化中,才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是如此强烈,强烈得往往无法调和,让人绝望。而原有文化的偏见如影随形,哪怕刻意去避免,仍然会时时出来搅乱。由于很少使用冷冰冰的统计数据,更要求研究者情感的投入,但偏见是始终伴随着情感的。消除偏见是民族志者终生的挑战,的确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即使我们使用了“初民社会”、“野性的思维”这一类词去替代“原始”、“野蛮”的字面,但那种偏见不是几个词就能消除的。就连早期的文化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也在回忆里表达了对“野蛮人”的极度憎恶。也许,就像朋友安慰我的:谁又是天生的人类学家呢?

温情脉脉的人类学仍然让人绝望。我们去理解、去爱那些不同于我们的文化,却难以挣脱自身所处的文化之网,深深地受到自身文化的束缚。挑战自身的文化偏见,就是在挑战自己最习以为常的观念与情感,我们“搅乱”了自己,必然常感苦痛,乃至绝望。

社会学让我冷冰冰地看待社会,文化人类学让我温情脉脉地爱人,可最终都面临绝望的境地。越是深入学习,越是在绝望之中越陷越深。

看到了社会的、文化的运行逻辑与问题所在,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如果要看得更清楚,活得更清醒,我就要继续学下去。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离我太遥远了一些。

不仅是他们需要勇敢一些,任何一个清醒着思考的人,都需要勇敢一些,好面对现实的绝望。

疲倦之后,我还有那一份勇气吗?

 
 
 
Re:绝望:无论冷眼,或是温情
[ 2007-1-5 18:18:35 | By: 2.2(游客) ]
 
何必一定要研究什么“学”呢?简简单单地去认识身边的这个社会了解身边的这些人不好吗?
我能了解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地爱得深沉”从失望到绝望是因为放不下这份爱,能体会。可是能不能就狭小一点去爱就好了呢?就算是自私一点,是为了回报而付出去爱人,为了被关心被牵挂被爱不好吗?
面对被海浪冲到岸边的成千上万的奄奄一息的小鱼,也许一个人弯腰一条一条捡起来再扔回大海对于那么多的小鱼没什么用,可是对于每一条被捡起的小鱼,却是全部。你捡起来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社会学,我不了解,可是活着就是为爱,“相爱或者死亡”,有爱就有希望,因为有人值得你去爱,需要你去关心,这样继续也就该有勇气了吧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呵呵,不用对绝望担心太多,绝望并不一定指向死亡。
对于每一条小鱼是全部的希望,对于捡鱼的人,他只是把希望赋予了小鱼,自己并没有得到或者失去什么希望。
当绝望成为一种习惯,并不会有多可怕,只有更多承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绝望:无论冷眼,或是温情
[ 2007-1-3 5:09:03 | By: 道恩(游客) ]
 
看马氏《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对人类学充满了困惑,那种不带任何人文关怀的调查,对于人类有何意义?
看费老《江村经济》,开始领悟人类学者可以做的很多,正是对家乡纯朴的关切,造就了费老的人格魅力。
因为关爱人类,所以选择人类学。抱着这样的信念继续前行。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绝望:无论冷眼,或是温情
[ 2006-12-30 13:39:44 | By: PHOEBE(游客) ]
 
学会绝望也是一门必修课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不需要希望,只要承受的勇气
[ 2006-12-30 8:42:17 | By: downtree ]
 
人的学识越丰富,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越是不可爱,越是绝望。
还好,现在的我还是不纯粹的白丁,还保留了一丝丝的可爱。
 
 
 
"多大希望,多大失望"
[ 2006-12-29 20:52:33 | By: hwg1 ]
 
有一位朋友经常对我说:"多大希望,多大失望".我虽然不完全赞同这句话,但我懂得这句话的哲理.最重要的就是任何希望都不要脱离实际.

我理解许多年轻人对社会许多问题的矛盾心理,因为我也年轻过,特别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经过二三十年的正统共产主义教育,对人,对社会充满信任和信心,却一下冒出那么多的牛鬼蛇神,自己也被怀疑是"516"(年轻人知道吗?我想可能会知道),隔离审查,下放劳动,呜乎,虽未绝望,但也经受了与生以来从未有过的迷惘.记得1971年10月在党内第一次以绝密的要求传达林彪事件以后,我整整一夜或是不能入睡,或是被恶梦惊醒.改革开放之后慢慢又知道了,原来共产主义离我们还是那么遥远!

随着年令的增长,社会的反复,慢慢地懂得了,甚么叫历史的长河,甚么叫任重而道远,我看到过关于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年母亲的报道,她的儿子从小就全身瘫痪,只有颈部以上有知觉,四十多年来,吃饭,大小便都要靠她帮助,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老人已是六十多岁了,当记者问她这一辈子就是怎么过来的,她的回答很扑实:"谁让我是他的妈,这就是我的命!"现在老人最耽心的就是她离开人世以后这儿子还能不能活下去.我听了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庆幸自己没有遇到这种厄运,我庆幸自己曾经有过为理想而忘我奋斗的机遇,同时也在问自己,如果我遇到了这类的厄运,我能够像那位平凡的母亲那样坚韧面对吗?

人生是复杂的,社会是曲折的,相对于历史的长河而言,人类还需要持久的奋斗.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讲,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生活.如果把期望值定的太高,必然会失望太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的那位朋友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要知道,我们这一代比我们父母那一代好多了,没有铁蹄践踏,没有饿殍遍野.新世纪的一代又比我们更幸福,过去我们从未想到的汽车,洋房正在走近普通百姓家.但幸福并不等于十全十美,而且,我也认为,现在的社会离十全十美还很遥远,有些事,令人咋舌,令人愤慨.但是,这些问题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去解决.更要寄希望于下一代."长安何处在,就在马蹄下!" 青年人,努力,奋进!
 
 
 
Re:绝望:无论冷眼,或是温情
[ 2006-12-29 14:24:21 | By: 小雪(游客) ]
 
书是冷的,人是热的;
社会是阴沉的,生命是灿烂的。

学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懂得那么多,就只看到“绝望”二字吗?

看您的文章,也快要被您消沉的情绪感染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大名: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正在载入请稍侯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