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brief-000-->brief-007
天生的电影作曲家——颜尼欧·莫瑞康奈 Ennio Morricone
央视国际 (2003年05月09日 00:21)

   颜尼欧·莫瑞康奈(Ennio Morricone)1928年出生于罗马,迄今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已不下400部,是意大利最多产、最有建树的作曲家,在世界电影界可谓有口皆碑。

  幼年时代的颜尼欧·莫瑞康奈是一个莫扎特式的神童,6岁就开始了作曲。12岁,父母把他送入罗马的圣切契里亚(Accademia di Santa Cceilia)音乐学院,让他在作曲系进行了为期4年的正规学习。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突飞猛进地学完了4年的课程,甚至当时还有报道说这个神童6个月内就掌握了所有知识!不管报纸怎么说,在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前,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他所喜爱的另一门专业——小号。在60年代初投身电影界之前,莫里康奈一直致力于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在古典方面所受的正统训练和原来的专业取向,对他日后独具一格的电影音乐创作风格也产生了很大影响。1961年的配乐处女作《法西斯分子》(The Fascist/Ⅱ Federale),使他立刻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个天生的电影音乐作曲家。

  对于每一部电影作品来说,凡由莫里康奈作曲,其中音乐氛围必然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这一点,甚至是从未意识到电影中音乐元素的存在的普通观众也能感受到的。显然,这由莫瑞康奈作品中的特质所造成。作为一个世界电影音乐的研究者,笔者之所以对这位大师如此尊崇,首先就在于这些特质的非同凡响:他的旋律由于乐思宽广、质朴流畅、极富歌唱性而具有在一瞬间渗透人心灵的强大感染力;他的配器由于构思独特、选材广泛、不落窠臼而使观众闻而不忘,回味无穷;他的配乐手法由于体裁多样、富于独创性而使电影音乐的语汇获得极大丰富,从而使听众(包括专业人士)的电影音乐思维大大拓宽。这些特点,在他60至80年代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确切地说,莫瑞康奈与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1921~1989)自1964年至1984年合作的20年,是两人艺术生涯中的黄金时代。两位奇才怪杰在世界电影史上共同写下了熠熠发光的一页。1964年,莱昂内拍摄了他的第一个三部曲——“赏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一把金币》(A Fistful of Dollars),1966又拍摄了三部曲的第二部:《为了多几块金币》(For A Few Dollars More)。电影音乐史上首次出现的粗砺、潇洒的小号主题和空寂、辽远、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令人耳目一新,给各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莱昂内于1966年拍摄的这一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好坏丑》(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中,他确立了前两部影片中已初见端倪的“意大利面条”(Spaghetti)风格。影片中的无名枪手代表“好”的一方,其对立面——一个心狠手辣的北方军军官代表“坏”的一方。类似西部片中好人战胜恶棍的公式化结构,经过莱昂内的“意大利化”,出现了第三条线索——一个中间型人物。这是个不好也不太坏的、带有喜剧色彩的“丑”的形象。丑的一方所代表的第三势力的存在,打破了原来的正义必然战胜邪恶,有时也就是英雄必然会救出美女的相对直白简单的程式。在角色由于多员化而使戏剧性得到丰富的同时,影片的可视性、观赏性也大大提高。这次,一向富于求新和实验精神的作曲家又为影片配乐注入了勃勃生机和丰富的内涵。电影音乐史上又首次出现了甩鞭声、由男声合唱出的戏谑音效,以及加弱音器小号怪诞、调侃的音色。

  在6年后的《革命往事》(Once Upon A Time——The Revolution/1972 )中,莱昂内作品里洒脱、戏谑的意味仍有保留,同时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绪也留存下来。女高音的无言哼呜贯穿在了“往事三部曲”中,成为第二个系列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在1984年的《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中,动人心魄的排萧独奏、“地下酒馆”里的拉格泰姆(Ragtime)风格乐段和弦乐重奏出的岱博拉主题等无不令人重又耳目一新,叹为“闻”止。当男主角面条(Noodles)凝立在车站的蒸汽和烟雾中,失魂落魄地目送女友岱博拉离去时,女高音歌唱家艾达(Edda Dell'Orso)那令人神往和心醉的音色再次悠然飘现……

  莱昂内于1968年拍摄的《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中,“好坏丑结构”保留了下来。色厉内荏的大胡子夏延的主题,由幽默调侃的班卓琴演奏。世界观众很难忘记那凄厉哽咽、刺人心肺的口琴声,更难忘那牵动着人类共有的怀旧情结,仿佛飘过了无限时空的女高音无言哼唱。在使得莱昂内——莫瑞康奈的代表作《西部往事》成为不朽名作的诸多因素中,音乐所起的作用再大不过了。“往事主题”具有的穿透力和强大感染力,为一般影片配乐不能相提并论。那辽阔宽广、舒缓动人、含义深刻的旋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住事主题”是莫瑞康奈的代表作,又是世界电影音乐的巅峰之作。在用各种文字书写的有关这位作曲家的介绍或评论文章中,它是人们必然要涉及的一段音乐,同时又是上至影评家、下到普通观众以及无数音乐爱好者永远怀着赞叹和敬畏之情去聆听、去谈论的一段音乐。其迷人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隽永的风格,对世界各国的许多影片产生了影响。

  每当我聆听莫瑞康奈作品时,脑海中经常闪现出一组似乎毫不相干的画面: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许多人都在奋力向上攀登。有人离那烟雾缭绕峰顶也许已相去不远。但在云端之上,山顶上一座有钢琴的房子里,一直就住着一位年届七旬的戴眼镜的意大利人……

  提到电影音乐,不可否认的,好莱坞的音乐家挟着实力,以及有效的推广与促销,成功的掳获了大量的影迷与乐迷,在这番局势下,欧系或其它地区的电影音乐,似乎成为所谓的非主流作品,至少,在商业巿场上是如此,虽然所谓的"主流"一词,只是一种受多数人肯定的现象,因此无论是被归纳成何种领域的音乐作者,只要能带动这种现象,都可以成为主流,而且这种透过商业机能所形成的分野,原本就不是绝对且稳定的,但基于表现手法和音乐语言上的差异,欧系电影音乐和好莱坞的主流配乐,还是不免存在着型态和欣赏族群的差异性,但还是有才气过人的作者,跨越了这些界限获得了全面的肯定,意大利大师颜尼欧莫瑞康奈堪称是欧洲音乐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成功的人物.

  莫瑞康奈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欧洲电影音乐家,而他所受到的推崇则是世界性的,他生于1928年9月10日,意大利罗马,父亲是一名小喇叭手,莫瑞康奈也自幼学习这项乐器,小小年纪即展现了音乐神童的锋芒,13岁已被选为歌剧交响乐团的乐手,参与巡回演出,15岁他的音乐天赋受到Roberto Caggiano的赏识,安排他接受基础理论作曲的课程,迈出作曲家生涯的第一步.少年时期的莫瑞康奈,平时和父亲一同在罗马的饭店乐团中,为旅客表演余兴节目,同时仍继续在Carlo Giorgio Garofalo和Antonio Ferdinandi门下研习作曲,不到二十岁,莫瑞康奈已经陆续发表多首艺术歌曲创作.之后莫瑞康奈开始为广播节目作曲,1954年他在Goffredo Petrassi门下以高分完成音乐学业,并且在1955年开始为电影作曲.

 

  最初莫瑞康奈是其它知名作曲家的助手或”幕后代笔”,后来渐渐的,莫瑞康奈开始有机会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作品,而真正让莫瑞康奈扬名世界的,则是一系列的”Spaghetti Western”,这些”意大利种”的西部片虽然和真正的西部文化相距甚大,推出之后却迅速风靡影坛,受欢迎的程度甚至凌驾于美国正统西部片之上,而莫瑞康奈为这些电影所写的音乐,包括了著名的”荒野大镖客”,”狂沙十万里”等,也和美式西部电影中,富有民谣气质的交响配乐(如”驿马车”,”锦绣大地”,”豪勇七蛟龙”等),展现了大异其趣的风味,他结合了沧桑落漠的流浪口哨与口琴,孤高沉郁民谣吉他与电吉他,气质冷傲且戏剧张力十足的人声,箭拔弩张且杀气腾腾的铜管,塑造出独树一帜,气氛迷人的江湖色彩,这些音乐一出现几乎就能够立刻在观众脑海中,勾勒出红日黄沙中致命对决,对台湾的观察而言,也许还会浮现几个在金光布袋戏中叱咤风云的狠角色.

  在一系列的西部电影音乐之后,莫瑞康奈成为炙手可热的知名作曲家,电影配乐的邀约不断,同时莫瑞康奈的音乐产量也相当大,一年可以完成二十多部配乐作品,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四百多部电影配乐,作品的邀约也由意大利,欧洲,拓展到好莱坞,如此庞大的创作量虽不可能部部经典,但其中”四海兄弟”(美国往事)“教会”(传教)与“新天堂乐园”(天堂电影院)都是在电影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经典之作,感动也启发了无数电影音乐的爱好者与创作者,除了以”教会”,”豪情四海”,”铁面无私”等作品获得多次金像奖与金球奖提名之外,莫瑞康奈在各大影展与相关音乐奖上获得无数的肯定与殊荣,包括了1994年,他荣获美国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的终身成就奖,是唯一得到这个奖项的非美国电影音乐家.

  意大利导演Sergio Leone与莫瑞康奈的合作,可以说是影史最出色的影音结合代表之一,他们也是一对一同成长蜕变的工作伙伴,早期他们以内容简单粗糙却卖点十足的意大利西部片扬名,代表作即是著名的镖客三部曲,包括了1964年的”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1965年的”黄昏双镖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以及1966年”地狱大决斗-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这一系列配乐中著名的流浪口哨,每一集各具特色,而且都成为乐迷耳熟能详,回味无穷的配乐经典,1968年接着推出的另一部的西部电影”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在内容和影片的精致度上一举提升,令人惊艳的展现和”Spaghetti Western”截然不同的水准和成绩,莫瑞康奈在配乐上也完全洗脱镖客音乐的气息,展现了一如”四海兄弟”般的优美情怀,而1984年的”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n”是两人的最后一次合作,电影本身和音乐都成为划时代的经典.

  不论是不是一个电影音乐迷,”教会”,”新天堂乐园”与”四海兄弟”几乎成为音乐爱好者人人必备的电影原声带,我们也很容易在其它电影音家的经历中,发现莫瑞康奈产生的启发与影响,总是有音乐家因为受到了"教会"的感动,而加入电影音乐创作的行列,总是有电影音乐家希望自已有一天,能写出像"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那样宛如天籁的作品,也总是可以在其它电影音乐家的作品中,找到莫瑞康奈的笔触,我们可以说,颜尼欧.莫瑞康奈不仅创作了许多动人的电影音乐,更重要的,他影响了许多领域的音乐工作者,包括了电影音乐工作者,这也正是莫瑞康奈对电影音乐最大的贡献,与最无可取代的成就.

  一九六四年,塞吉奥李昂尼这位大胡子导演决定改编黑泽明的「用心棒」(大镖客),找来无名小卒克林伊斯威特担纲主演「荒野大镖客」时,意大利电影界都认为他疯了:「意大利人到西班牙拍西部片?有没有搞错?美国人自己都不拍这类电影了!」

  意大利没有西部牛仔,拍西部片是很怪,制片只筹到十万美金来拍片,请不起亨利方达,只好改请已经三十四岁,在影坛混了十年都没办法出人头地的克林伊斯威特出饰那位邋沓枪神。

  为了让观众觉得这是部美国片,愿意花钱买票,于是李昂尼先替自己取了个「包伯.罗伯森」的艺名,他的同班同学莫瑞康奈也改名叫做唐萨维欧,只有美国人克林伊斯威特依旧用他本名。

  历史却在这种绝对冷门的环境下悄悄改写了。莫瑞康奈在电影一开场,就用口琴、口哨、电吉他、犹太竖琴和鼓声,谱出了让人耳朵尖竖的荒野枪客音乐,搭配漫画似的枪战模拟画面,观众看到一部在黄沙滚滚的荒原上,枪客与歹徒血浆四溢,就像面条上洒满西红柿酱的「通心粉」西部片。

  电影一鸣惊人,大家立刻恢复本姓本名,影迷才赫然发现导演是拍过「洛特-加龙省岛要塞」的李昂尼,旋律那么独特悦耳的主题音乐,原来是莫瑞康奈的作品,八卦一点的歌迷更可如数家珍地告诉你,莫瑞康奈是母亲的姓,他的父亲入赘莫家,所以他从母姓。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重要,「荒野大镖客」再度中兴了西部片,在那之前,莫瑞康奈都是替古装的喜剧创作音乐,类型风格轻快悠扬,但是有没有音乐并不没有太大差别,直到「荒野大镖客」疯狂卖座后,往后五年,美国和意大利片商先后拍了近百部大大小小的西部电影,枪侠的衣服都很褴褛,而音乐几乎都承继了他的创作曲风,莫瑞康奈俨然成了西部电影的小教父。

  莫瑞康奈创作曲子的速度非常快,别人要花一个半月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创作出一部电影的音乐,他最快在一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写好交卷了,而且类型绝不重复,粗犷到让人自然狂舞,写情却又让人泫然欲泣,三十五年的创作岁月里,至少完成了四百部电影,甚至有一年曾经替二十七部电影完成主题音乐,等于是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两部电影音乐,而且还不是随便写写就算了的,这个纪录,大概很难被人超越突破了,遗憾的是,创作量这么多,电影人没人不知他的大名,他却始终没得过奥斯卡奖,命也?运也!

  虽然创作数量惊人,但是莫瑞康奈却认为多数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很少会多分出一首耳朵来注意音乐的存在,除非导演故意留了一点篇幅让音乐扮演主角,否则观众忙着看剧情就来不及,那有时间管音乐是什么?李昂尼在「荒野大镖客」的片头就要最简单的影像图卡先介绍电影的工作人员,这时候的主角就是莫瑞康奈那首兼具口哨声和口琴声的主题音乐,让人印像非常深刻,莫瑞康奈一直认为没有李昂尼的慧眼识英雄,影史上就不会有他的位子,所以他每次再为李昂尼创作新片音乐的时候都全力以赴,留下无数让人怀念的电影音乐,不论是女声吟唱的「狂沙十万里」或是小提琴如泣如诉的「四海兄弟」都是影史代表作。李昂尼的电影气势越拍越壮阔,莫瑞康奈的音乐也从耳朵的快感,晋升到心灵的震撼,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茁壮,这种肝胆相照,生死之交的电影传奇,如今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电影作曲家最有趣的一项挑战就是除了要娴熟基础音乐的情感表达之外,就是要针对电影主题创造出不同风情的异国情调音乐,特别是可能作曲家一辈子也没去过的穷乡僻壤或原始丛林,作曲家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尽量采用故事发生地的民族乐器和乐曲形式,再搭配古典音乐,形成一种新文化交溶的力道,莫瑞康奈就是此中高手。

  一九八六年,他替罗兰约菲导演的「教会」时,就以南美籚笛乐器搭配古典管弦,写出了耶稣会教士深人原始森林传教,舍身护教的悲情,既有浓烈的南美风情,也有壮阔的人间情怀,电影一举赢得了坎城金棕榈奖,唱片公司趁热花了十万美金替他出了精选辑,全球大卖五十万张,海赚了几百万美金,成了可以和约翰威廉斯、詹姆斯霍纳并驾齐驱的电影原声带金童。后来,他再替罗兰约菲创作「欢喜城」的音乐时,也同样把印度音乐和古典管弦融合一起,营造出催人热泪的音乐迷宫。

  莫瑞康奈除了擅长史诗气魄和异国情调音乐之外,同时也很会以幽微的乐声来诠释男女情爱,一九九0年,新秀导演麦特克蓝伯买下了老少配畸恋小说「蝴蝶」的电影版权,拍出了一段矿区爱情悲剧,仅管麦特没什么名气,但是他知道要请大师配乐只有亲自抱着初剪拷贝,登门造访,让大师从毛片上检验他拍片的诚意和才气后,再决定是不是要替他配乐。就算忙翻天了,莫瑞康奈当然也不会摆脸色给年轻后辈后,「蝴蝶」的悠扬乐曲,让我们听到了大师胸中奇峰迭翠的世间情怀。

  和布莱恩狄帕玛合作三0年代美国黑社会头子卡波尼传奇的警匪电影「铁面无私」时,莫瑞康奈的创作方式是将音乐切分成「铁面(即电影)主题」、「男主角(卡波尼)主题」,「动作主题」、「紧张主题」和「家庭主题」五大类,涵盖了电影的主要人物和出现场景的音乐需求,五大主题交错进行,将时代背景、戏剧冲突和角色性格都做了完整表现,透过这种机械式的理性分析,也才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感性纵横空间。 莫瑞康奈离奥斯卡最近的距离就是「新天堂乐园」,在这部催泪大片中,莫瑞康奈从舒人心胸的钢琴独奏拉开,再用宽厚弦乐铺展美好时光的讴歌,让天下影痴眼看着旧戏院一家家拆了,电影胶卷一吋吋毁坏了,电影史册一页页翻飞而去,都不禁要泪眼婆娑,痛哭失声。

  「新」片的导演屠纳多利曾经透露他们合作的秘密说:「我从写剧本开始就拉着莫瑞康奈一起参加,我写好一页,他就读一页,他完全知道我要表达什么,等我们要开始拍片的时候,他的音乐也好了,现场放起他的音乐时,不但演员入戏,工作人员也很来劲,因为大家听到音乐,就更清楚戏该怎么演,电影该怎么拍了!」

  一九九九年,莫瑞康奈再度和屠纳德合作了新片「海上的钢琴师」,电影描写一位终生没有踏上陆地,只在海上行船,替来来往往的客轮乘客伴奏弹琴的钢琴师传奇故事。莫瑞康奈非常抒情地用提琴弦乐来捕捉传奇的本质,再分别更换钢琴、萨克斯风和小号等乐器来诠释主题的变奏,让主题音乐能有更丰富的面向风姿,来诉说一个特异年代的诡异故事。

  但是莫瑞康奈的企图不只如此,在「钢琴师的传奇」一曲中,他亲自指挥乐团,想以古典交响曲的乐曲结构,搭配中提琴和萨克斯风的交错旋律,来表现一个复杂的人生,格局宏伟,超越了一般电影编曲务求单纯,只求旋律感人好听的创作心态。可是,也因为男主角是知名的钢琴演奏家,所以时而弹奏爵士风情新曲,时而有莫扎特的古典钢琴曲风,多变的音乐风貌,完全突显了男主角的身份与工作背景,看过电影的观众会觉得刚参加过一场华丽的音乐会,整个人陶醉在难忘的音乐世界中。

责编:赵蕾

喜喜喜喜 喜喜喜喜
莫里康荣膺2007奥斯卡成就奖
本站2006.12.15.来自文汇报最新消息:曾替众多名片包括《Spaghetti Westerns》、《独行侠决斗地狱门》和《荒野大镖客》等担任配乐的意大利殿堂级音乐人Ennio Morricone,将会在明年2月25日举行之第79届奥斯卡颁奖礼中获颁终生成就奖,以表扬他多年来为电影界作出的无比贡献.....
本站谨代表广大中华莫迷向78岁的莫翁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除非有版权所有人的允许,本站所有曲目均仅供访问者个人欣赏使用,严禁用于复制生产,出租销售等任何其它商业目的。
本站自2003.8.8.开始运行   联系信箱 E-mail 867549420@qq.com    © 2003 hwg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