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页--->m-master-000-->m-master-039-2 |
PC |
||||||||
|
|||||||||
站长手记-039-2 (接039-1) |
|||||||||
介绍三首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外国圆舞曲-2 |
|||||||||
黑龙江的波涛 (阿穆尔河的波涛) |
|||||||||
黑龙江的波浪 Амурские волны Amur Waves |
|||||||||
这首曲子要从我学习手风琴的事说起。1956年,永利宁厂又从大连化工学校分配来一批同学。后来老三楼调整宿舍,我和其中一位L同学住在一起. L同学是一个活跃分子,喜欢各种乐器,来后不就就成了工厂的文工团的骨干。他从文工团带回来一架白色的34键手风琴,在宿舍经常练习。那时我进厂后拿的是“见习生”工资,每月只有35元。后来转正也不过40几块。而一架好点的手风琴都要100多块,相当于我们三四个月的工资,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宿舍里有了这架手风琴我也跟着沾光。L同学经常拉那首“多瑙河之波”,美妙的琴声引起我的很大兴趣。特别是那一段时长约二三十秒,经过9度爬升接着又出现12度音符阶梯式下滑的引子,像九曲流水,又像瀑布直泄,最使我难忘。由此我开始喜爱上手风琴。在这位L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我也慢慢地学会了这门乐器,最后也能在晚会上演出了。 |
|||||||||
“多瑙河之波”(The Danube waves) 是一首世界闻名的圆舞曲,是罗马尼亚作曲家伊凡诺维奇1880年创作的乐曲。它的资料网上很多。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不过我在视频中搜索很久,真正音响效果比较好的还不太容易找。为了大家方便,对于初学者,我建议先看看这一段视频。这位演奏者的技巧虽不能说很好(强度有余,弹性不足,特别是和弦部分不太柔美),但是它的旋律和节拍都很清晰,尤其是那一段引子(这一段引子的速度是可以自由掌握的,这位演奏者的下滑速度显得太快, 而且似乎也少了一些音符,给人的印象不太深刻。我认为这里比较理想的速度应该是起先由慢逐渐变渐快,体现出那种起始于婉转廻流,最后急泻而下的场景)再加上它的三段式的圆舞曲结构,可以使您对全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您再去听其他演奏比较容易切入。下面是由这首视频转录的音频试听
|
|||||||||
多瑙河之波音频试听(手风琴演奏 05'05") >>>>>> |
|||||||||
接下来就转入正题。在我学习手风琴的过程中,还有两首难忘的曲目想要介绍给大家。首先是《黑龙江的波涛》,(另一首是《在满洲里田野》见下一页)。这支曲目和《多瑙河之波》同为著名的圆舞曲,但它的起伏很大,相对于前者的轻柔,妩媚,更多的是宏伟,雄壮,体现出波涛翻滚,气壮山河的宽广,豪放景象。也折射出严寒地带,北方民族的坚韧气质。听了使人感染,振奋。所以这首歌很多地方称其为黑龙江的波涛而不是黑龙江的波浪。除去苏俄之外,它在东亚各国和我国东北地区也非常流行。这也许是我那位大连同学经常弹奏这首曲目的一个原因。下面介绍的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和武警男声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非常完满地表达了它的内涵,建议大家看看 |
《黑龙江的波涛》赏析 (主要来自百度百科) |
黑龙江的波涛 |
《黑龙江的波涛》(又译为《黑龙江的波浪》,《阿穆尔河的波浪》)始作于1903年,原是一首圆舞曲,曲作者МаксАвелевич Кюсс。据说是沙俄太平洋分舰队军乐队指挥。 |
歌曲的演变 |
《黑龙江的波涛》始作于1903年,原是一首圆舞曲,现在以合唱曲的形式最为常见。现在唱的歌词,是乐曲写成30年之后所填。
起初,这支曲子并不为人所知,曲作者也默默无闻。1944年,正带领远东前线歌舞团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慰问演出的苏军作曲家弗·罗姆耶瑟夫得到了这首华尔兹舞曲。那时的他,在亲眼目睹了黑龙江的滚滚波涛以及岸边的壮丽景色之后,深深被这首华尔兹舞曲所感染。很快,他与谢·波波夫(一说波波娃)合作把它改编成了合唱曲。
有趣的是,罗姆耶瑟夫和波波夫都不知道这首浪漫的舞曲的起源和原作者是谁。但这支曲子显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这从他们填写的歌词中就能感受到。这首合唱曲在红军歌舞团将它公演后,很快就在苏联的远东地区流传开来。随后又传到了巴尔干前线的红军部队。那里的战地歌舞团将歌词进一步修改。自此,歌词作者变成了现在的谢·波波夫和冈·瓦西里耶夫。新的歌曲被录制到电台里播放,进而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尤其是经苏联合唱大师弗索柯洛夫改编后,声誉扶摇直上,与《蓝色多瑙河》、《多瑙河之波》齐名,成为圆舞曲合唱经典之一。
此歌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全曲由几段小圆舞曲构成。上行线和下行线交替出现,有多处八度大跳,跌宕起伏,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几段小圆舞曲呈现相映成趣的旋律,唱出婉转动人的歌声。歌词气势宏大,借景抒情,展现黑龙江诗情画意的美景。如高山流水的钢琴伴奏让人联想到微波荡漾的黑龙江面上波光粼粼,五光十色,美不胜收。这首歌演唱难度较大。男声领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一一亮相,全曲把合唱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配器多姿多彩,让人联想到微波荡漾的黑龙江面上波光粼粼,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歌中有许多升降音既考验歌者的素养,更考验指挥的驾驭能力。中国听众非常喜爱这首歌,许多业余合唱团以能演唱这首高难度歌曲而自豪。黑龙江人对这首歌更是情有独钟。
|
历史背景 |
此曲作于俄国从中国手中获取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后不久。俄国人称黑龙江为“阿穆尔河”。对于中国人来说,回顾这段历史,内心往往隐隐作痛。此歌虽系俄国人所作,但我们还是把它叫作《黑龙江之波》更亲切。黑龙江既是俄国人的,更是中国人的。
希望我们大家不要遗忘掉这条大河。希望我们的国人能像看待内河一样看待这条遥远北方边陲的界河。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歌唱家艺术家能像歌唱长江黄河那样,写出自己的歌来歌唱黑龙江。
|
地理背景 |
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原野上,蜿蜒流淌着一条黑色的大河。它发源于蒙古高原,跨蒙古、中国、俄罗斯三国,最终经鞑靼海峡注入鄂霍次克海,全长4300多公里。她就是世界第六大河-黑龙江。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 。满语称黑龙江为“萨哈连乌拉”,其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 意为“水”。黑龙江原本是中国的内河,直到19世纪后期,这条我国东北少数民族的母亲河,才在历史的沧海桑田中逐渐演变成了今天中俄两国的界河。黑龙江流经中国的河段长达2854公里,故而也是中国的三大河流之一。黑龙江省即得名于这条大河。 |
中俄黑龙江边界示意图(见这里) |
黑龙江流域民族(见这里) |
下面是黑龙江的波涛音乐的试听 |
001-手风琴演奏的黑龙江的波涛 (03'43" )>>>>>> |
002-中央乐团合唱队演唱的黑龙江的波涛 (03'42")>>>>>> |
下面介绍一些演奏此曲的视频 |
武警男声合唱团《黑龙江的波涛》(03'50")>>>>>> |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 《黑龙江的波涛》(03'21") >>>>>> |
黑龙江的波浪(俄联邦国防部军乐团)》(03'22") >>>>>> |
阿穆尔河的波涛 (03'26")>>>>>> |
以下是YouTube的视频 |
1989 8 2 黎草田指挥黑龙江的波涛及颁发纪念品予黎生 (06'55") >>>>>> |
黑龙江的波涛 - 布里斯本小烛光合唱团(04'27") >>>>>> |
黑龍江的波濤 - WYK Old Boys' Choir (WYK Homecoming Concert 2008/九龙华仁书院同学会) (O3'27") >>>>>> |
黑龍江的波濤 (Audio for B2 / Bass) (钢琴-圆号)>>>>>> |
London 2012 women marathon The Amur Waves (08'24") >>>>>> |
Red Army Choir - Amur waves (Амурские волны) (04'03") >>>>>> |
您还可以自行在百度或者YouTube等处搜索"黑龙江的波涛" 或者"Amur waves" 会有更多的选择可用 |
此文未完接后页 039-3
|
2017.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