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movie-000-->e-movie-004a |
|
|
|
莫里康内配乐电影
|
e-mov-004a
大师和玛格丽特(1972)(电影及其音乐评述)
|
7209
Il maestro e margherita/Majstor i Margarita/The Master and Margherita
|
(Il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
|
|
7209
|
相关的音乐在线网页
|
|
IMDB(英文网)
|
|
IMDB(中文网)
|
|
备注
|
|
|
|
|
|
|
|
1
关于影片
|
IMDB编号:0068894
发行年代:1972
导演:Aleksandar Petrovic
编剧:Aleksandar Petrovic /
Barbara Alberti
小说原著: Mikhail A. Bulgakov
主要演员:
Ugo Tognazzi(雨果 唐纳吉) ... Nikolaj
Afanasijevic Maksudov 'Maestro'(马可苏道夫--"大师)
Mimsy Farmer (梅茜 珐玛)... Margareta Nikolajevna (玛格丽特)
Alain Cuny (阿兰 坎尼)... Profesor Woland & Satana (沃兰德教授
撒旦)
Velimir 'Bata' Zivojinovic ... Korovjev... Satanin sluga
(as Bata Zivojinovic)(卡罗维夫)
Pavle Vujisic ... Azazelo... Satanin sluga (阿扎泽勒)
Fabijan Sovagovic ... Berlioz... knjizevnik (柏辽兹 作协主席)
Ljuba Tadic ... Ponzzije Pilat(彭提乌斯 彼拉多,或译为本丢 彼拉多. 古罗马总督)
Tasko Nacic ... Rimski... upravnik pozorista (雷姆斯基 剧院经理)
Danilo 'Bata' Stojkovic ... Bobov, kriticar (as Danilo
Stojkovic)(波波夫 评论家)
Zlatko Madunic ... Oskar Danilovic (奥斯卡 作协秘书)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by Ennio
Morricone (颜尼欧 莫里康)
色彩:彩色
片长:95 min
国家/地区:意大利 / 南斯拉夫
对白语言:意大利语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本站提供的文件加有英语译音)
上映日期:南斯拉夫:1972 / 法国:1973/
瑞典 1974/ 英国 1975/ 西德 1975/ 美国 1980
|
|
|
IMDB资料--Maestro
e Margherita, Il(1972)
英文名: Maestro e Margherita, Il
导 演: ( Aleksandar Petrovic )
主 演: ( Ugo Tognazzi) ( Mimsy Farmer) ( Alain Cuny) ( Velimir 'Bata'
Zivojinovic) (帕夫尔·福基西克 Pavle Vujisic) ( Fabijan Sovagovic) Maestro
e Margherita, Il全部演员表
上 映: 1972年07月15日 南斯拉夫 Maestro e Margherita, Il更多上映地区
地 区: 意大利 南斯拉夫 意大利 Maestro e Margherita, Il更多详细拍摄地
对 白: 克罗地亚语 意大利语
评 分: 本站评分..投票少于1人
IMDb评分6.0/10 ( 75票 ) 详细
颜 色: 彩色
声 音: 单声道(Mono)
时 长: 95
类 型: 剧情 剧情
分 级: 英国:AA
Maestro e Margherita, Il资料梗概
Maestro e Margherita, Il外文别名:
Majstor i Margarita
The Master and Margaret (USA)
The Master and Margherit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Maestro
e Margherita, Il剧情介绍
·暂无相关剧情介绍(见此页)
|
关于导演
Aleksandar Petrovic (亚历山大 彼得罗维奇/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人)
|
Date of Birth
14 January 1929, Paris, France (1929 年1月29日生于巴黎)
Date of Death 20 August 1994, Paris,
France (after surgery) (1994年8月20日病逝)
Awards:6 wins & 4 nominations (6次获奖和4次提名)
|
|
|
One of the most
acclaimed and successful Yugoslav directors, born in 1929. in Paris.
Studied film directing at the prestigious Academy of Performing Arts
(FAMU) in Prague (1947/48). His studies remained unfinished due to
the political aggravation between Czechoslovakia and Yugoslavia at
the time and he was forced to return to homeland. He graduated Art
History in Belgrade (1955). Filmmaker since 1948. in various projects.
At first, assisting to other directors and shooting documentaries.
Awarded several times for his early works in these movies including
very successful documentaries 'Let nad mocvarom' (1956), 'Petar Dobrovic'
(1958), 'Putevi' (1959) and 'Sabori' (1963). After two films with
various success and acclamation ('Dvoje' in 1961 and 'Dani' in 1963)
he directs very successful war drama 'Tri' ('Three', 1965) which won
raves from critics in Yugoslavia and Europe and an Best Foreign Language
Oscar nomination in 1966. However, film wasn't so well received in
theaters. Now i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best movies in Yugoslavia.
His next project 'Skupljaci perja' ('I Even Met Happy Gypsies', 1967),
metaphorical social drama about gypsies was even more successful.
It also won an Oscar nomination - the very next year after `Three'
- in 1967, Grand Jury Prize and FIPRESCI Prize at Cannes Film Festival
and established Petrovic as one of the most talented and skillful
European directors in 1960s. Unlike 'Three' it was very well received
and translated in over 100 languages. In 1977. he made German movie
'Group Portrait with a Lady' starring Romy Schneider. Members of Yugoslavian
Board of the Academy of Film Art and Science (AFUN) voted two of his
movies among ten best Serbian films in 1947-1995 period - 'I Even
Met Happy Gypsies' (#2) and 'Three' (#4). 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so-called New Yugoslavian Film wave. Was professor at the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 in Belgrade. Wrote several books on movie and was
film theoretic. (IMDB) |
本站简译:
最知名的和成功的南斯拉夫导演之一,1929年出生于巴黎。就读于著名的布拉格电影艺术学院(1947年至1948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之间的政治恶化,他的学业未能完成并被迫返回家园。他毕业于贝尔格莱德艺术历史学院(1955).自1948年起开始了他的电影导演生涯...... |
Aleksandar "Sasa"
Petrovic (1929–1994) was a well known Serbian film director who was
one of the leading European directors in the 1960s. Two of his films
were nominated for the Academy Award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Three in 1966 and I Even Met Happy Gypsies in 1967. The latter film
won the FIPRESCI Prize and the Grand Prize of the Jury at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here)
|
本站简译:
亚历山大“莎莎”彼得罗维奇(1929至1994年)是一位著名的塞尔维亚导演,20世纪60年代欧洲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的两部影片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三部在1966年,以及1967年电影"我遇到的快乐吉普赛人"。后者获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奖和评审团大奖。 |
Director:
Group Portrait with a Lady (1977)
... aka "Gruppenbild mit Dame" - France (original title)
... aka "Group Portrait with Lady" - USA (literal English
title)
The Master and Margaret (1972)
... aka "Il maestro e Margherita" - Italy (original title)
... aka "The Master and Margherite" -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Bice skoro propast sveta (1968)
... aka "It Rains in My Village" - USA (cable TV title)
I Even Met Happy Gypsies (1967)
... aka "Skupljaci perja" - Yugoslavia (original title)
Sabori (1965)
Tri (1965)
Zapisnik (1964)
Dani (1963)
And Love Has Vanished (1961)
... aka "Dvoje" - Yugoslavia (original title)
Rat - ratu (1960)
Jedini izlaz (1958)
Putevi (1958)
Petar Dobrovic (1957)
Let nad mocvarom (1956)
Uz druga je drug (1955) (IMDB)
|
|
|
|
2 关于原著和原作者布尔加科夫
|
1972年由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合拍的电影"大师和玛格丽特",是根据前苏联于196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后所拍摄的.
而那一年已是小说的原作者,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1891-1940)离开人世26年以后的事情了. |
米哈伊尔 阿法纳西耶维奇
布尔加科夫(Mikhail
A. Bulgakov)1891年5月15日生于基辅一个神学教授的家里.他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十月革命时他从基辅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斯摩棱斯克作了医生.1918年国内战争的风云中他曾被彼德留拉份子作为医生征召,后又到了高加索,1920年他放弃了医生职业并开始了文学生涯,两年后开始在"汽笛报"工作并为其它报刊撰稿,以其亲身经历写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作品,引起强烈的反响.他的中篇小说"不祥的鸡蛋"受到了高尔基等人的重视.由于出身,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在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上他与周围革命热情甚高的许多年轻人之间的分歧日益增大.二十年代是苏联政治思想领域充满激烈斗争的时期,一些自封为"革命文学"代表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人对他的指责也日益激烈. |
在这样的时期1926年公演他的剧本"图尔宾的一家"后,被谴责为"美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白卫军辩护","仇视革命",该剧于1927年被禁演.此后他的作品"佐伊卡的住宅","紫红岛","逃亡"等等上演后也都遭到了类似的命运. |
只是在20年以后当"斯大林全集"出版时,人们才知道,原来是斯大林在1929年写的一封信中指出"布尔加科夫的"逃亡"....是企图为白卫分子的活动作辩护或半辩护的表现.....是一种反苏维埃的现象"在同一封信中斯大林还说:"图尔宾这个剧本本身并不那么坏,因为它给我们的益处比害处多....显示了布尔什维克无坚不摧的力量".
这样,布尔加科夫的种种遭遇就不难理解了.但布尔加科夫并未被压垮,1928年,他开始了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创作.
|
然而,舆论和生活的压力毕竟是巨大的,在作品不能发表,生活困难,朋友疏远,走投无路的情况下,1930年3月28日,他直接写信给斯大林说名自己的处境.1930年4月18日,斯大林亲自给他打来了电话.事后,作家的夫人叶莲娜
谢尔盖耶夫娜(见右下图)根据丈夫的口述在日记里追述了这段谈话:
|
斯大林:
您的信,我们收到了.我们几个同志都看过了我们表示同意.您会接到答复的.不过,或许真的应该放您到国外去?怎么?我们已经使您很厌烦了吗?.
|
布尔加科夫:
最近这个时期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一个俄罗斯作家能不能居住在国家之外?我觉得,不可能.
|
斯大林:
您想得对.我也这么想.您是希望在哪儿工作?是在艺术剧院吗? |
布尔加科夫:
是的,我希望这样.我表示过这种愿望,但他们拒绝了. |
斯大林:
那您就递一份正式申请嘛! 我看,他们会同意的...... |
斯大林的电话就是对那封信的回答.日理万机的斯大林亲自打来电话,这本身就足以说明许多问题了.后来布尔加科夫终于得到了一份助理导演的工作.这期间,他完成了剧本"莫里哀""亚当和夏娃"以及修改了"白卫军","大师与玛格丽特"等等作品.
1932年1月,苏联政府作出决议:可以恢复"图尔宾"的上演.他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在临终前十天他还对初次来探视的全苏作协书记法捷耶夫直率地谈了自己的许多看法,使这位来作"礼节性探视"的"文艺界大官"深受震动".不由得坐了几个小时.事后他说:布尔加科夫"是一个不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没有背起沉重政治谎言包袱的人.他走过的是一条真挚的人生之路".米哈伊尔
布尔加科夫1940年3月10日于莫斯科逝世.他的"大师与玛格丽特"直至1966年12月才由苏联大型文学刊物"莫斯科"首次发表. |
-- 以上由笔者摘自"大师与玛格丽特"(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钱诚译)的前言并略有修改,引用本站文字时请注明来源. |
|
|
|
|
|
|
1999年中国出版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钱诚译)
|
"大师与玛格丽特"前言及出版信息
|
|
|
|
|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
|
|
俄罗斯作家(1891年——1940年)父亲是基辅神学院副教授。1916年基辅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一战前线和乡间行医。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192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魔鬼》和中篇小说《不祥的蛋》,讽刺现实中的反常现象,引起文坛注意。长篇小说《白卫军》改编成话剧《土尔宾一家的命运》上演获得成功,但也引起争论。1927年他的作品实际已被禁止发表。1930年,在得到斯大林的赞赏与干预,他才被莫斯科艺术剧院录用为助理导演。20年代写了喜剧《卓依金的住宅》和《紫红色的岛屿》、中篇小说《狗心》等,对当时的俄罗斯社会作了讽刺性描写。30年代把果戈理的《死魂灵》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改编成话剧,完成《最后的日子》和《伪善者们的奴隶》两部历史剧,潜心创作小说《戏剧故事》和《大师和玛格丽特》。前者属自传,后者以魔王降世救出受困精神病院的艺术大师的荒诞情节,穿插耶稣蒙难的宗教故事,隐喻讽刺当时俄罗斯文坛及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蕴含丰富的哲理。作品在他逝世20多年后在苏联出版。发表一系列短篇、特写、小品文,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
十二月十九日晚8点55分,莫斯科万人空巷,观众第一次从俄罗斯屏幕上看到了由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其中的重要角色是一只带枪的猫和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的魔鬼。直到现在,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公认的二十世纪的杰作还是被广泛认为不可能被拍成影视剧。但是资深导演弗拉基米尔·波特柯保证他曾焦急等候多时的剧本将忠实原著,他坦承自己的声誉系于这次改编的成败。他说“小说的周围并没有环绕那么多神秘光环,面对布尔加科夫的遗产,我感觉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责任。”它是部尖锐的讽刺作品,创作于斯大林大清洗时期,1966年以前一直遭禁。这个故事由两条叙述线缠绕而成,一条叙述魔鬼魔术师沃兰德参观俄罗斯,另一条讲述彼拉多在耶路撒冷的故事。批评家说这既是一个幻想奇遇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善与恶的寓言,同时也是针对前苏联荒谬现象的讽刺。小说中的几个著名的句子已经进入了俄罗斯的辞典。车臣武装头目巴萨耶夫有一次用了小说中的一个短语嘲弄他的敌人:“安奴什卡已经把葵花子油弄洒了”,这短语意味着天命的不可逆转。曾有过几个改编小说的尝试,但没一个导演做到忠实原著。一波兰版把重点放在故事的圣经主题上,一南斯拉夫人改变了小说的重要特点。自从一俄国人十年前拍完了这部电影却从来没有公映后,甚至有这部电影是扫把星的谣言。波特柯耗资280万英镑的豪华版没有这么多麻烦。它由国家控股的罗西亚电视台拍摄,从19日开始分10集播放。报纸预言第一集放映时整个国家将逐渐进入一片宁静,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受观众欢迎的侦察片《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以来,这种场面从来没出现过。少数有特权看过片段的观众现在“仅仅希望躲开所有人,坐到电视机前度过快乐的十天。”《俄罗斯报》预言了民众活跃的批评即将到来,因为几乎所有的俄国人“自己都读过了这本书”。
《大师与玛格丽特》拍摄于沙皇首都圣彼得堡,那里建筑更接近于二战前的莫斯科。
看透了,形形色色的嘴脸一览无余/受够了,城市的喧嚣,黄昏与白昼,日复一日/多了,人生的驿站,—噢,喧嚣与幻象/出发,到新的爱与新的喧闹中去我极其的喜爱兰波的这首诗,逃离,或者说游走,简直是某种程度上的奢侈。逃离,地球这么小,我又往哪里逃离,月亮,你可愿意收留我么?《大师和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呕心沥血,八易其稿。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揭示了惩恶扬善等主题。
其中两个叙事层面交替展开。一是现实与幻想交融的层面。由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来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变化引出情节。小说中频频出现魔幻场景,如剧院里下起了卢布雨,公寓里开了撒旦舞会,凡人涂上魔油后变成了会飞的女妖……。然而,透过这样场景,看到了真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品质恶劣的文联主席、贪污受贿的房管主任、贪图钱财的小市民等等。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那无名无姓的大师为人真诚,有才华,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真谛,因害怕遭迫害而躲进疯人院。他的女友玛格丽特则要勇敢得多,她不屈不挠地寻觅她的理想,并最终和大师一起获得了他们所期待的和谐的内心、自由的空间和平静的生活,而这也是作者本人所理想的境界。
另一个历史与传说交融的层面。描写了罗马帝国的犹太总督彼拉多审判并处死约书亚(小说中,他既是耶稣的化身,又不同于耶稣,他是善的意志的代表)的故事。彼拉多形象具有双重性。作为耶路撒冷的统治者,他残酷暴戾;作为人性未泯的地方官员,他矛盾胆怯。政治上的高压,使他最终还是不很情愿地处死了约书亚。他试图赎罪,试图为自己洗刷罪行,但是他仍未逃脱长达1900年的良心的折磨。小说表明:胆怯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卷首引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与魔鬼靡非斯特的对白:“你究竟是谁?”“我是那种力的一部分,总是想作恶,结果却总是行善。”借此来彰显小说中的重要形象魔王沃兰德的本质特征。这一形象与圣经故事中撒旦有区别,他不是恶的化身,反而是恶的揭露者,在作品中起了惩恶扬善的作用。
小说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如魔王的讲述、大师的小说、“天真汉”的梦等),将两个层面以及相应的事件和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显示布尔加科夫寄真实于魔幻、寓庄严于谐谑的深刻和机智,让读者在他营造的独特的艺术氛围中品味人生的哲理。
大师失败了/大师堕落了/大师没招使了/大师牛逼不起来了/大师被PASS了/大师逃亡了/大师被放逐了/大师消失了/大师死了
只剩下玛格丽特/还在巧笑 以及巧笑着。引诱诗人/给她写点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写/她也只能这样了。
笑声是解读<大师与马格丽特>中的小丑形象的关键.巴赫金和布尔加科夫作为理论家和作家不约而同地将笑声看作是释放性的力量.在笑声中貌似神圣的一切被"脱冕",被"降格",恢复了平常的特性。马格丽特的超现实世界
茶花女 在巴黎名妓马格丽特的小客厅里,女仆娜宁和瓦尔维勒男爵正在谈论马格丽特的身世.马格丽特原来是个贫穷的农村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她喜欢茶花,成为红极一时的茶花女.她不幸得了肺病,在接受矿...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布尔加科夫在<大师和马格丽特>中,以艺术之笔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源于俄罗斯传统民间文化的奇异而灿烂的魔鬼世界,作为连接历史和现实的一道桥梁,它将小说哲理式的超...所以一看他的作品马上就能辨认出弗洛伊德心理治疗式的风格,充满了荒诞但又忧心忡忡的梦境图解.他作为超现实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非常完...时间在<大师和马格利特>这部作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联系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而且通过对时间的巧妙运用,他在作品中营造了一种神秘与怪诞的气氛,具有了一种神话色彩...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其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作品大量运用各种怪诞手法,如美善的丑恶化、熟悉的陌生化、现实的超现实化、人体的变形等,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震撼...
怪诞讽刺的审美功能。 布尔加科夫与歌德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大师和玛格丽特>与<浮士德>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两部作品有相通的哲理精神、相近的主题表现、类似的情节要素和关联密...
传承借鉴再造--《大师和玛格丽特》与《浮士德》比较。《圣经》福音书里残暴的总督彼拉多在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成了虔诚向善、令人同情的骑士;魔鬼撒旦也成了维持正义、维护人对上帝的信仰的公正法官;为人类受难的基督在此则似乎是一个坚定个人信仰的人.。至善、宽恕和爱的精神法则——兼析《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几个人物形象..。本文从物质利益与精神信仰、天国真理与世俗权力、为善与作恶这三个价值对立面的角度分析了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三个时空,即现实中的莫斯科,历史上的耶路撒冷,魔王的超自然世界,并通过分...人类救赎之路--论《大师与玛格丽特》
本文以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核心索菲亚学说阐释布尔加科夫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形象圣性的一面:从玛格丽特名字与永恒女性的内在联系切入;探讨这一形象的圣爱倾向,其选择在最高意义上追随着人类道德理想--智慧;她以肉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出现在现实世界,昭示着现实世界的秩序和规范,契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美拯救世界"的理念;在小说结构的不同时空层面都与男主人公形成对应关系,成为永恒女性的象征,最后契合于圣母形象.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宗教文化阐释。M.A.布尔加科夫(1891-1940)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在他去世20年后才问世.从那时起,中外学者无不惊叹于它的魅力,誉之为20世纪世界文坛中讽刺怪诞艺术的奇书.这部作家在其生命...。错综复杂的人物情节和时空结构,体现出作者敏锐大胆的艺术思维和渊博的欧洲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其中潜在的神话传说背景更是给这部离奇的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俄罗斯著名作家兼剧作家米·布尔加科夫的创作思想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并且在其宗教神秘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的作品<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得到具体表达.与康德一样,作者把宗教和人类道德...
他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大师和玛格丽特>精妙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含量.从形式上讲,它的独创性证明了它是一部"无法纳入许多寻常观念框框的书";它"把差别极大的各种极端性的内容结...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提出叙事学(也称叙述学)这一术语开始,它的历史才30多年,但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辐射到世界各国.这里借助于叙事学的一些理论,从叙述结构(叙事的线索、外结构、内结构);...<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是苏联"回归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而对这部小说体裁的争议也不曾平息.这里拟以梅尼普体为其研...叙事与体裁特点。五号屠场>是当代美国黑色幽默派大师库而特·冯尼格特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969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期,冯尼格特并未受到评论界的重视.而<五号屠场>的...
"爱情突然在我们中间滋生,就像杀手突然出现,令我们同时受伤.如同划破长空的闪电,又似一把锋利的尖刀……"这是布尔加科夫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对一见钟情的感叹.
米兰·昆德拉说好的小说应该像音乐一般悦耳.倒过来,好的音乐也应该像小说.聆听音乐的过程就像在经历一本小说,我...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的玛格丽特可谓是文学视野中"名垂青史"的妓女之一,虽然她曾在空虚的潮流中迷失自我,但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可歌可泣的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怀抱着宗教人本意..
《十二把椅子》在复原历史原貌的意义上,两部小说简直可以互相印证;在讽刺的尖刻,想象的怪诞,以及对人性弱点进行无情嘲弄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
|
|
|
|
|
|
|
|
|
|
3
关于电影情节`
|
原著的内容说明:
20世纪初魔王撒旦以教授身份来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小说情节及小说中的小说情节便由此展开.读者面前时而展现了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社会生活,时而又出现传说中两千年前彼拉多(注:即古罗马第五任总督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审问耶苏的"圣经"场景......严谨的现实主义描写和扣人心弦的圣经故事以及丰富的想象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一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跃然纸上.这部苏联时期少有的魔幻怪诞小说在其作者逝世25年之后才得以公开出版,其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及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代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
|
电影情节介绍(由本站编写)
|
寒冬下的莫斯科,一群群拜占廷风格的东正教堂的大穹顶在皑皑白雪中嶍嶍闪光,街上的人们穿起了厚厚的外套.在一辆老式的有轨电车上先后出现了由魔王撒旦化身来莫斯科考察民情民心的沃兰德教授和剧作家马可苏道夫(以下称为大师)的身影,此时大师望着车窗外的行人,一个穿着得体身材修长的中年女人进入了他的视线,大师注视片刻,若有所思 |
在剧院大厅,大师走过人群时,不小心碰掉了一个妇女手持的鲜花.大师在道歉时看到了还是那个女人. |
舞台上正在排练大师的新作"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又译为本丢 彼拉多)".此时舞台上的罗马总督彼拉图斯正在审问人犯耶稣.耶稣为自己辩解,并宣传他的信条:"所有政权对人们来说都是暴力".剧院经理雷姆斯基见事不妙.立刻出去打电话请示无产者作家协会(以下均称作协)主席柏辽兹,但柏辽兹不在办公室,接电话的却是魔王沃兰德,沃兰德自称是柏辽兹的代表,他回答雷姆斯基:"不要用意识形态的藉口延误这个剧,我是代表柏辽兹说的.他坚持这个剧本必须立即恢复排练..."雷姆斯基只好悻悻地回到剧场,但过了一会,作协主席柏辽兹却突然在剧场出现了,他命令停止排练.大师不解地问他为什么?柏辽兹只是简单地回答他,这对你将是个麻烦.
|
大师一个人在酒吧里借酒浇愁,忽然,他透过玻璃窗看见了飘然而至的那个中年女人-玛格丽特,此时正坐在酒吧对面雪地中的长凳上注视着他.大师幡然有捂,推门而出并对她说:"爱情就像在僻静小巷里突然冒出来的杀手,像一束电光和一把短刀刺向我们两个人".两人的心终于开始交融到了一起 |
早晨时光,作协秘书丹尼拉维克不约而至来到大师住所,原来他是被作协主席波波夫派来的.他告诉大师,取消那个剧本,他就可以到雅尔塔去辽养几个月.雅尔塔是天堂,阳光,大海,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机会,否则他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大师断然拒绝了这笔交易,丹尼拉维克拂袖而去.他出门后受到了魔王的愚弄,坐上了一辆出租车,几分钟后,糊里糊涂地到了几千里以外的雅尔塔.不过,这时的雅尔塔正下着大雨,而他本人则一丝不挂地在海边淋雨,结果被当作外国间谍关进了警察局. |
专门为了批判大师的作协大会召开了.主席柏辽兹主持会议,评论家波波夫,拉夫罗维克一个个争相发言.尽管大师站起来揭露早晨作协秘书受委来收买他的丑陋行径并为自己辩护,但已于事无补. |
大师在大街上买报,他看到报纸上登出了对他的作品的批判文章.他心怀义愤地拿着报纸到作协俱乐部去说理.魔王沃兰德也早已来到俱乐部静观事态演变.此时俱乐部里正在杯輄交错,歌舞昇平,大师先是质问正在跳舞的剧院经理雷姆斯基.雷姆斯基不愿理睬,又冷嘲热讽地把事情推给评论家,大师又去质问评论家拉夫罗维克和拉铜斯基,并给了拉夫罗维克一记耳光.最后,大师又找到作协主席柏辽兹要求个别谈话. |
两个人在一个酒吧间谈话时,柏辽兹告诉大师耶稣是不存在的.这时沃兰德教授从外面走进来,主动参与他们的谈话并和柏辽兹辩论.沃兰德告诉柏辽兹人的命运是无常的,而且他已预见到柏辽兹今天将会被一个戴红围巾的女人砍掉脑袋.柏辽兹听了大惊并离开酒吧,就在他走近酒吧门口的一条马路时,他踩到了地上被人撒掉的油污上滑倒在地,一辆由一个带红围巾的女司机开过来的电车正好驶过,他的脑袋被切了下来. |
大师被此噩耗所震惊,他赶回俱乐部告诉那里的人们是魔王撒旦杀死了柏辽兹,撒旦还在这个城市里.但人们对他的话不以为然,认为他精神出了毛病.他在俱乐部痛斥那里的人自私自利,变成了伪君子和无赖,背叛了革命.但人们不理睬他,手风琴和歌声继续响起,大师无奈地悄然离去. |
回到家,大师在走投无路的情势下,提笔给斯大林写信,要求"停止迫害我
要不就处置我. 如果不能写作,我的生命毫无意义,让我生活或者杀掉我,只是不要埋葬我的生命.".这时玛格丽特来到了他的身边,告诉他她已找他多时了.大师告诉她最近的事态,而且他家中的电话已被切断,他正在非常困难的时刻,他请玛格丽特原谅并请玛格丽特把那封重要的信件寄出去. |
第二天一早,玛格丽特又来到大师家.一上搂她就发觉情况不对:一些家俱被扔到了楼梯口,一个陌生的女人站在客厅.她连忙询问,一个她不认识的男人--评论家波波夫正在浴缸里泡澡,他伸出头来,不肯回答玛格丽特的问题,并凶狠狠地把玛格丽特赶出去.玛格丽特又去找剧院经理雷姆斯基,雷姆斯基对她也是不理不睬.玛格丽特来到那个排练大厅,看着空荡荡的舞台,落下了伤心无助的眼泪. |
玛格丽特在路上看着给柏辽兹送葬的队伍,这时沃兰德教授出现在她的身旁.他告诉她大师还活着,而且答应她一定会再见到他. |
此时大师已被关进疯人院,他大喊大叫要求出去,医生过来给他打针,要他恢复安静. |
抢住进大师原来房子的评论家波波夫正在犯头痛找止痛药,发现沃兰德教授和他的两个助手忽然幽灵似地走了进来.他猜出那是魔王撒旦,非常害怕,拿起电话不通了,喊他的妻子没人应声.教授数落了他的劣迹,最后大师的助手阿扎泽洛把他打倒在地. |
这时评论家拉夫罗维克又来找波波夫,教授的助手卡罗维夫把他接进来,几个人又把他戏弄了一番,并告诉他在他写了评论大师的稿件以后他就得了肝癌,而且很快就要在第一国立医院死去. |
剧院经理跑回剧院.看到剧院门口人头攒动,人们挤的水泄不通.原来这里就要上演大师的作品"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了.
他挤到办公室,看到几个评论家正在大发牢骚.他们一齐把责任推给死去的柏辽兹.为了放心,他们商量拨通文化部长的电话去打探一下虚实原委.没想到部长很干脆地告诉他们他知道这件事,他还知道开头要加演沃兰德的黑色魔术的事,部长还要他们给他留两张前排的票.这下子,几个人吃了定心丸,并纷纷猜测部长的真实意图. |
演出开始了.首先是沃兰德教授的黑色魔术.助手卡罗维夫拿出一张100卢布的钞票,沃兰德敲动了手仗,那张卢布变到了台下一位观众的口袋里.接着教授的助手阿扎泽勒宣布,教授将以同样的方法送给在场的每人100卢布.剧院经理雷姆斯基见势不对,想出来阻挠演出,被教授的助手嚇退了回去.评论家拉铜斯基出来倒乱,结果他自己私自兑换的美元从他的口袋里自动地飞了出来,弄得出了个大洋相.这时坐在楼上包厢里的大官阿里曼出来干预,他坚持要魔术师们必须要向观众解释魔术的真相,教授的助手答应了他的要求.不过他解释的真相是关于这位高官昨晚的行踪.坐在包厢里的阿里曼夫人出来答话说他的丈夫昨晚到他的办公室去了,可是教授的助手告诉她阿里曼昨晚并没到他的办公室,而是在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家里过了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
魔王沃兰德敲动了他的魔丈,躺在疯人院大师身上的紧身带自动松开,大师翻身起来,接着疯人院的大门也自动打开,大师大踏步地走出了疯人院并向剧院走来. |
接着教授的助手宣布,更多的奇迹将会出现,时装,鞋子,每个人都可以拿走他看见的东西,一个时装模特出场展示变幻眩目的衣着之后,沃兰德又挥动魔丈喊出"一,二,三",各式各样的时装,衣物随之从天而降,剧院的观众顿时兴奋起来,个个雀跃而起,争着取回这些从天而降的厚礼.魔王沃兰德看见这些情景自言自语的说道:"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是一样的,他们爱钱
他们是轻浮的 带着欲望的.." |
魔术收场了,很多穿着刚刚得到新衣的人们正高高兴兴地步出大厅准备回家,随着魔王的又一声"一,二,三",他们身上的衣物又突然腾空而起,人们一个个变得赤身裸体,惊慌失错.受到了自己贪念的惩罚. |
从疯人院赶来的大师迎着惊慌的人群走进剧院,终于找到了坐在包厢等待看下一场演出的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拿着一朵红色的玫瑰在等着大师.舞台上大幕拉开,"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开始演出了.在一声"Vivat"(拉丁语
万岁)的呼叫中,罗马总督彼拉图斯进场,"带人犯!"耶稣被带了上来.此时魔王沃兰德也走进了正在看剧的玛格丽特和大师两人身旁,他对大师说:"我已经读了你的剧本,不幸的是我不是完全地赞同它,我不能为它开绿灯
但是你将获得平静".他们一起喝了魔王准备的两千年前的彼拉图斯的法隆毒酒.这时舞台上出现了耶稣面带笑容的形象和声音:"我说过任何政权都是对人施加的暴力.""你知道你在说甚么吗?"彼拉图斯问耶稣,耶稣回答说:为什么你要问,总督大人?我看上去像一个疯人吗?" |
疯人院的大门又逐个开启,虽死而未螟目的大师又躺到了疯人院的床上,过来一个护士,闭合了他的眼瞼,大师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到达那永久的安宁之乡(剧终,引用本站文字时请注明来源) |
|
|
电影情节介绍-2:(
摘自这里)
由小说改编的这部电影在人物和编排上作了一定的删减和调整,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主要有三条线索:
1.来自外国的沃兰德教授(魔王撒旦的化身)造访莫斯科并且观察当时莫斯科社会中人们的真实内心
2.大师,作家马可苏道夫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
3.公元一世纪罗马皇帝派驻犹太的总督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在原著中译本中译为本丢·彼拉多,是他核准了处死耶苏)的千年悔恨
在第一个线索中,作者安排魔王沃兰德装扮成一个外国人来造访莫斯科,以此来观察“莫斯科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同《波斯人信札》、《天真汉》、《格列佛游记》的手法类似,虚构出一个“外方人”,让他们置身于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从他们少见多怪的眼睛里呈现出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只不过这里的“外方人”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魔王,通过沃兰德以及他仆人所作的一切,引发和暴露出一系列社会的弊病。他可以通过魔法运用恶作剧的方式来暴露人们内心的阴暗面以及人性的弱点,所以使小说更充满讽刺意味以及幽默情调。
电影和原作以大量篇幅表现了金钱、物质享受、名誉和地位对于人的诱惑是无所不存的.在作家协会的俱乐部里,一群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无产者作家协会”的作家们,每天过着庸俗的生活,个个吃得油光满面,为了度假和住房问题费尽心机,道貌岸然,而其内心则是肮脏腐败的。为了让大师主动放弃他写作的以反对暴力政权和宣扬无政府的自由为核心的宗教传说作品"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 作协秘书奥斯卡和主席柏辽兹共同出谋划策以送大师到雅尔塔去辽养的诱惑以换取大师的妥协,而在遭到大师的严词拒绝之后召开的作协大会上,在当权者的策划下,很多人为了弄到住房和讨好当权者,不经阅读和观看原剧作就任意表态批判大师的作品,正如大师在责问他们时所说的:"你们从不放弃个人利益,你们从未垂爱过下属.你们背叛了革命".....而在电影最后魔术演出时出现的“卢布雨”和“法国时装雨”,使剧场里的人们丑态百出,因为他们的贪欲之心迷住了本来应有的良知,后来卢布变成了商标,身上的法国时装不翼而飞,那些贪慕虚荣,咎由自取的女人男人们光着身子在大街上东躲西藏,丑态百处.这些事情数不胜数,让读者看了感到社会的确如此,并且看到这些人所遭受的恶作剧般的惩罚后大快人心。
沃兰德经过这一番考察后认为“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是一样的,他们爱钱,他们是轻浮的 带着渴望的....”
其次,作品表现了人的命运往往是无常的。如在柏辽兹和沃兰德教授争论关于耶苏是否真的存在之后突然惨死在电车轮下的内容.他的死似乎被人觉得他是魔王恶作剧的牺牲品和惩罚,但在作者看来,这只不过是魔王提前预见罢了。作者认为金钱名誉之类的东西毫无用处,随着人的死亡,一切都不存在了。人无法完全决定每一天的生活,而且人很可能在一刹那就死亡.在作者看来,关键问题并不在于是否相信撒旦或耶苏是否存在,而在于不应由此而得出结论:既然没有上帝和魔鬼,人们便可以为所欲为,从而否定一切文化传统,精神价值和人们心中的"上帝"--最根本的善恶观念."
第二个线索即大师与玛格特的爱情。并且两条线索互相穿插。在原著中,大师是在第13章才出现,而电影对此作了大幅度的删改.几乎一开始就让大师,沃兰德和玛格丽特同时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再加上自始至终反复出现的莫里康配乐的卓越的主旋律,为观众对于他们之间奇特,梦幻般的爱情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幸遭遇做好了铺垫,并使人随着情节的发展感受到纯真爱情的冲击和对于他(她)们面临的厄运产生深深的同情.
玛格丽特是个坚强而追求个人理想的女人,她生活在一个很好地让世人羡慕的环境里,(在小说中他的丈夫是一位科学界的巨擘,而在电影中则说她的丈夫在警察局工作,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但她觉得无聊和孤独,她需要爱情和真正的生活,直到她遇见和长期观察了大师,她才认为生活有了意义,从而开始了她的大胆和无悔的追求。在知道了大师面临的无情的打击和她为大师发出给斯大林的信件时,她毫无动摇地表示:"明天我会来,我们将每天一起醒来,在困苦的时侯我们将在一起生活".而在大师被送进疯人院突然失踪之后,她为了寻找大师的下落,更是不顾世俗的耻笑,评论家和剧院经理的的鄙夷,勇敢地挑战强权,痛斥貌似君子的小人.最后在魔王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准备上演大师"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剧本的剧院见了面.但是大师和她最终并未赢得光明,在电影的结尾,魔王对大师说:"我已经读了你的剧本,不幸的是我不是完全地赞同它,我不能为它开绿灯
但是你将获得平静".在他们一起喝了魔王准备的两千年前的彼拉图斯的法隆酒后,他们终于共同得到了万籁俱寂,再不分离的永安.玛格丽特的身上体现了俄罗斯女性的优秀品质.她那织烈的爱,善良的心,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勇敢的献身精神,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她和大师的最后结局无疑也是作者为永恒的爱所谱写的一首颂歌
小说的第三个线索贯穿于电影的首尾,不过对彼拉图斯和耶苏的描写电影和原著似乎有较多的所不同,在原著中作者试图通过彼拉图斯最终违心地核准处死耶苏并留下千年悔恨的描述,来传播耶苏的善恶观和比喻,鞭鞑几千年来人类的怯懦本性。(彼拉图斯是圣经里的人物,他判处了耶苏的死刑,使耶苏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他本来是一个残酷的总督,表面没有人性,但是他内心还有一点点善的存留,在和耶苏谈话之后,他了解了耶苏心中的善,知道他没有罪,但是因为对权力的怯懦,他没有解救耶稣,造成了他千年的内心折磨和悔恨。)但在电影的情节中,对彼拉图斯的内心描写并不明显,而对于耶苏的描写,除去宣扬了耶苏的无辜和善良之外,更多地则是强调了他的政治信仰,即他在片头和片尾反复所说的:"所有政权对人们来说都是暴力",而这一点也被描写为作协主席柏辽兹之所以要砍掉大师这个剧本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变化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
在此,让笔者以小说中译本中前言的最后一段话来结束这一篇简短的介绍:"曾有人指出"大师与玛格丽特"中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以及作者的世界观,道德观方面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瑕不掩瑜.作者留给我们的毕竟是一部非同寻常,耐人咀嚼,发人深省的杰作.今天,布尔加科夫的作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所接受.他在俄罗斯和世界各国读者中的声望越来越高.这一事实证明了本书的另一个中心思想,即某些价值是永存的,真理可能一时不被接受,但终究会被接受."不泯是人心."(以上文字部分摘自这里)
|
|
|
|
4
剧照
|
|
|
主题音乐随着"电影谱曲颜尼欧
莫里康"字幕的出现而响起
|
在剧院前厅里有意等侯大师的玛格丽特在偶然的机会中第一次与大师直目面对
|
|
|
剧院正在排练大师的新著"彭提乌斯
彼拉图斯",此时舞台上的罗马总督彼拉图斯正在审问作为人犯的耶稣
|
无产者作家协会主席柏辽兹突然到场命令停止剧本的排练
|
|
|
大雪天,在遭受挫折之后,大师在酒吧一个人借酒浇愁,玛格丽特跟踪飘然而至,坐在积满白雪的长凳上静观和期待着大师的垂青
|
"爱情就像在僻静小巷里突然冒出来的杀手,像一束电光和一把短刀刺向我们两个人."大师果然是大师,一个奇特的比喻道出了两人心中早已存在的炙热情感
|
|
|
"雅尔塔是天堂!"在密谋商议之后作协主席柏辽兹指派秘书突访大师,以几个月的辽养为利诱,要求大师放弃这个剧本,但遭到了大师的严词拒绝,秘书的威胁也随之而来
|
很快威胁就变成了现实,一个专们批判大师的作协大会开始了.尽管大师不得不揭露事实真相,但早已筹划好的批判者一个接一个的发言表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