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康内爱好者
Morricone Fans
新版主页
English
年表
音乐概览
电影概览
VIP 申请
VIP 登录
电影欣赏
作品研究
琴谱
字幕
音乐大师
手机网站
付款
旧版主页
Old-Eng
站长手记
手册征订
个人专栏
最新网页
重要通告
资源库
资源传送
歌词
莫迷网联
俱乐部
微信平台
关于我们
手机论坛
旧版博客
EM简介
EM新闻
琴友专栏
名曲120
网站地图
邮探名人
出生入死
邮币卡转让
音乐顾问
软件介绍
E.M.手册
站长信箱
-----------------------
   
---------------------------
主页-->movie-000-->e-movie-025 Same EN
e-mov-025 莫里康配乐电影
搭挡/同伴 (1968)
Partner/Il Sosia
本片由Lajiao朋友提供.中文字幕由志愿者江琥朋友提供 (jianghuchat@hotmail.com) 本站特在此表示鸣谢
相关的音乐在线网页
IMDB(英文网)
IMDB(中文网)
备注
纪念莫迷网联一周年暨本站七周年本站倾力推出"为会员加工订作莫里康内爱好者DVD珍藏系列影碟公益活动" >>>>
搭挡/同伴 (1968)
搭挡/同伴 (1968)
Movie 01, 02, 03, 04, 05
Music 01, 02, 03
影片显示片中"Partner/Il Sosia"由莫里康内谱曲 (00:01:21)
影片显示片中"Partner/Il Sosia"由莫里康内谱曲 (00:01:21)
001-电影情节介绍 (IMDB)
Overview 概貌


Director:Bernardo Bertolucci
Writers:Bernardo Bertolucci (story) &
Gianni Amico (story)

Release Date:25 October 1968 (Italy)

Also Known As (AKA)
Partner Brazil / USA
Il sosia Italy
Company:Ministero del Turismo e dello Spettacolo

Produced by Giovanni Bertolucci .... producer

Original Music by Ennio Morricone

Bernardo Bertolucci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
Cast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Pierre Clémenti ... Giacobbe I and II
Tina Aumont ... Salesgirl
Sergio Tofano ... Professor Petrushka
Giulio Cesare Castello ... Professor Mozzoni
Romano Costa ... Clara's father
Antonio Maestri ... Tre Zampe
Mario Venturini ... Professor
Alessandro Cane ... Student
Gianpaolo Capovilla ... Student (as Gian Paolo Capovilla)
Ninetto Davoli ... Student
Vittorio Fanfoni ... Student
Luigi Antonio Guerra ... Student (as Luigi Guerra)
Giuseppe Mangano ... Student
Giancarlo Nanni ... Student
Stefano Oppedisano ... Student
 
Plot(here)
Bernardo Bertolucci wa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the films of Jean-Luc Godard and the worldwide political upheavals of 1968 while assembling his feature-film Partner. This unorthodox adaptation of Dostoevsky's The Double studiously avoids traditional linear storytelling and exposition techniques. Pierre Clementi stars as a repressed young student who concocts a radical alter ego for himself. As the student's two faces argue polemics, Bertolucci uses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freewheeling critical potshots at all forms of political ideology. Not all of Partner makes sense, but the film will command the viewer's interest from beginning to end. ~ Hal Erickson, All Movie Guide (here)
-----------------------------------------------------
贝托鲁奇第三部影片。贝托鲁奇早期电影仍然深受他的精神导师帕索里尼以及戈达尔后新浪潮影片的影响。电影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两种人格》(1846),同时也受到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故事讲述一个年轻人面对政治革命、社会活动以及面对隐藏在他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陷入人格分裂无发自拔,是贝托鲁奇最充满布莱希特风格的影片,影片的抒情风格、剪影式的叙述是日后贝氏的主要表达手段。(这里)
------------------------------------------------------
 
剧情:主角是一个教戏剧艺术的年轻老师,天性腼腆,但是他有双重人格,另一面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当这种人格冲突激化时,悲剧随之降临。

幕后/花絮: 本片的故事受到陀斯妥耶夫斯基《双重人》的启发,风格则有明显的戈达尔痕迹,政治上受到1968年横扫欧洲的学生运动的影响。贝托鲁奇的作品中经常含有皈依主流和造反的矛盾。本片视觉上很出色,风格大胆,是任何贝托鲁奇迷不可错失的作品。(这里)

---------------------------------------------


Synopsis: Acting teacher Giaccobe (Pierre Clémenti) gets tired of talking to himself and invents a personal double, Giaccobe 2. The two of them have bizarre discussions while Giaccobe brings the madness of life into his classes. His private life is even more insane ... he murders a piano student (John Ohettoplace) and crashes a fellow professor's party to see his imagined sweetheart Clara (Stefania Sandrelli). Giaccobe's behavior becomes more politically charged and absurdist as he romps in soapsuds to a rock song. He eventually loses control of his students when he takes them out in the Rome sun to rehearse / perform.

Behaving like a spy, nervous Giaccobe stakes out a building from a café across the street and then sneaks over to shoot a student pianist in the head. Giaccobe's motions and gestures throughout the film often have a tentative or jerky quality, as if the 'double' were inside him and interfering with his actions. When Giaccobe 2 finally appears, the pair of neurotics argues and we really can't tell one from another. If there is an explanation to Giaccobe's Jekyll-Hyde conflict, it's too intellectual for direct filmic expression.

Partner puts forward the notion that Giaccobe's acting students may represent the revolutionary hope of the future. We see men in megaphones announcing pompously anarchistic slogans, reportedly brought back from Paris by Pierre Clémenti after weekend breaks spent on the barricades. That the acting students eventually abandon Giaccobe is a good sign for the revolution, as the man's actions don't correlate to anything political.

Giaccobe's mania is covered in two or three reasonably realistic scenes, as when he gatecrashes a party to declare his love for the aloof Clara and is violently ejected. But most of the stand-alone skits bear traces of desperate improvisation. To elope with Clara, Giaccobe has his oddball landlord Petrushka (Sergio Tofani) steal a car. When she shows up at the rendezvous, they simply sit in the back seat while Giaccobe insults her. Petrushka makes engine noises, pretending the car is going somewhere.

That level of imagination doesn't really improve. Giaccobe and a cooperative girl romp in soapsuds from a new clothes washer while Ennio Morricone's pop-rock jingle plays on the soundtrack. She ends up dead. Before they desert him, Giaccobe takes his students to ancient ruins (The Forum?), which are filmed with less inventiveness than the average travelogue.

The movie uses split screens to put the two Giaccobes in the same frame, and cannot resist deconstructing its own modest special effect. The actors on both sides of the screen cross the matte line and disappear. It's fairly depressing to read critical essays that declare the moment a symbolic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iaccobe character. Partner appears to have been inspired by the student rebellion and undertaken as a sort of artistic statement of support. Bertolucci might have done better by taking his cameras to the streets of Paris (here) (more here)

 
本站简译 故事摘要: 戏剧教师雅格布疲倦于自言自语,所以他创造了一个个人的搭挡雅格布2.他们两个人就雅格布在教室中的狂妄行为进行奇异的讨论.他的个人生活更像一个精神病人...他谋杀了一个学钢琴的学生,他闯入他的教授同事的聚会为的是看望他想像中的情人克拉拉.雅格布的行为变的更加政治化,他在肥皂沫中顽皮的跳舞唱歌.充满了荒诞色彩.当他带着他的学生在罗马排练演出时他终于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他的行为像一个间谍,他神经质地从一家咖啡馆跨过大街,然后鬼鬼祟祟地朝一个学钢琴的学生头上开枪.在整个电影中雅格布的行动和姿态常常带有一种试探或者急动的特征,似乎在他的身上存在着双重人格并且妨碍了他的行动.当雅格布2最后露面时,这一对搭挡神经质的互相争论而且我们实在不能断定他们是谁.如果对雅格布的"变身怪医"(Jekyll-Hyde)冲突有所解释,那这种电影的表达方式也是过于智能化了.
电影"搭档"出现的雅格布的戏剧学生的概念可能是反映对未来革命的希望. 我们看到人们用麦克风大力地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口号,传说着从巴黎带来的皮埃尔·克里门迪周末冲破路障的消息.那些戏剧学校的学生们最终抛弃了雅格布的革命象征,因为人们不想牵连到任何政治之中.
雅格布的颠狂行为被隐藏在两三个现实的场景之中.当他闯入一个聚会并宣称他对于孤独的克拉拉的爱的时侯他被撵出了聚会.多数情况下他的独立行动带有一种极端的即兴表演的性质.在和克拉拉私奔时,雅格布和他的古怪的房东彼得鲁什卡偷了一辆汽车. 当克拉拉出现在集合点时,雅格布和她坐在后座并凌辱她.而彼得鲁什卡则发出汽车的声音并假装着车子朝某地开去.
当埃尼奥 莫里康内的叮当的摇滚音乐响起的时侯,雅格布和他的一个合作的姑娘嘻戏在一台洗衣机淌出的泡沫之中.她最后死去. 在他的学生抛弃他只前,雅格布带着他的学生来到一个远古的废墟(古罗马广场?),在那里,和一般的旅游记录片相比,电影并未表现出什么创造性.
在电影中使用了分离的镜头把两个雅格布放在同一个画面,并显示出它自己的朴素的特技效果.在屏幕两侧的演员跨过一条隐线然后消失.电影似乎是由于学生的反抗活动得到了灵感.阅读一些评论文章使人感到压抑,由于到巴黎街头进行拍摄,贝托鲁奇可能已经作的更好些.(这里)
----------------------------------------------
这部体现人物性格两重性的影片并没有完整的情结,其灵感来源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两种人格》它叙述了一个人和他镜中自我的双重关系,戏剧理论教授雅各布生活在一个满是书堆的屋子,他喜欢愤世嫉俗,情绪不稳定,整天想入非非做白日梦,电影描绘了一次想象中和叫克拉拉的女孩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他犹如分身术一样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意念里以自己的另一自我完成了他想达到的心愿,而现实里他是一个交表演的戏剧教授,可是他总是无法分清现实和幻觉的差异,有一天,一个推销洗涤用品的姑娘来到他家,她的到来引起了他生活的巨大改变,终于,灾难降临了…… (这里) 本片的故事受到陀斯妥耶夫斯基《双重人》的启发,风格则有明显的戈达尔痕迹,政治上受到1968年横扫欧洲的学生运动的影响。贝托鲁奇的作品中经常含有皈依主流和造反的矛盾。本片视觉上很出色,风格大胆,是任何贝托鲁奇迷不可错失的作品。(这里)
 
 
 
002-贝尔托鲁奇和电影"搭挡/同伴"
 
贝尔托鲁奇和电影"搭挡/同伴"
贝尔托鲁奇和电影"搭挡/同伴"
贝尔托鲁奇和电影"搭挡/同伴"
“遮蔽的天空”——贝尔那多·贝尔托鲁奇

英文名:Bernardo Bertolucci
生日:1940年3月16日
星座:白羊座
国籍:意大利
地域:欧美

  在意大利众多的电影大师中,有一位中国观众熟悉的人物,他就是著名导演贝纳多·贝尔托鲁奇。这位导演以影片《末代皇帝》获得了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大奖,并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最佳导演荣誉的意大利导演。
  贝尔那多·贝特鲁奇于1940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帕尔马。早在24岁时,他便导演了轰动一时的影片《革命前夕》(《Before the Revolution》1964),并因之而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
  贝特鲁奇擅于把富有家庭气息的浪漫情节和内蕴的心理批判作为表现的核心,并结合一些政治、社会内涵,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1968年,由他执导的影片《同伴》(《Partner》)就颇具当时兴起的新浪潮电影的特质。此后,他在影片中开始探索那些具有心理困惑的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深厚魅力并在《蜘蛛的计划》( 《The Spider's Stratagem》1970)一片中首获成功。
  1971年,贝特鲁奇导演了影片《The Conformist》。在该中,他表达了跳舞是一种暗喻的创作主旨。两年后,在其导演的《巴黎的最后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1973)中他又再度表露了这种创作思想。1977年,贝特鲁奇更是以大手笔制作了颇具史诗气息的《1990》。该片讲述了两个出生背景不同的男人在世纪交替的45年间的友情与斗争,并以此折射出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和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获得了评论界的交口称赞。不久,贝特鲁奇又拍摄了《Luan》(1979)一片,口碑不菲。
  进入80年代,贝特鲁奇更是佳作迭出。先是1981年导演了《一个荒唐男人的悲剧》(《Tragedy of a Ridiculous Man》,该片讲述了一个父亲寻找亲生儿子的曲折经历,影片以其内含的深邃思想广受好评。1987 年,他更是推出了力作《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古老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王溥仪的情爱与政治生活,极具哲理、人生意味。该片获得了九项奥斯奖,它无疑成了贝特鲁奇导演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92年之后,贝特鲁奇着手执导了一个三部曲《L'- esppit Edl'exil》(1992)、《De Domeinin Ditvoor- st》(1993)和《The True Life of Antonio》(1994), 并在1994年导演了影片《Little Buddha》, 都有较好反响。贝特鲁奇总是喜好把一个简单的情节与相对不令人满意的戏剧性结局相结合并以此来阐述他的创作主旨。在1996年导演的新片《偷香》(《Stealing Beauty》)中,他精心构建了一位19岁美国少女孤身去意大利找寻生父的故事情节。影片透过抒情表象表达了包容性较大的思想内涵,倾倒了诸多影迷。。(这里 这里)。   

 
貝納多·貝托魯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傳記
早年
貝納多·貝托魯奇出生在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區的城市帕爾馬。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奧提立歐?貝托魯奇(Attilio Bertolucci)。 父親是一名詩人、著名的藝術史學家、文選編者和影評人。在這種成長的環境下,貝托魯奇在15歲開始寫作,不久就獲得幾個很重要的文學獎項,包括他的首部作品獲得維雅雷吉歐文學獎(Premio Viareggio)。而父親的背景也幫了他,老貝托魯奇曾協助意大利製片人皮爾·保羅·帕索里尼發行他首本小說,而帕索里尼後來聘請了貝納多·貝托魯奇參與《寄生蟲》(Accattone,1961年)的首席助手作為回報。不過這時候,貝托魯奇的潛力,早就被其他人發現了,例如瑟吉歐·萊昂(Sergio Leone)。他叫貝托魯奇為《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撰寫故事,不過他的故事後來被萊昂拒絕了,因為這故事對美國的觀眾來說太深奧了。

首部電影
貝托魯奇在1958年至1961年入讀羅馬大學,這是他電影事業開始的地方。正如先前提及,他為帕索里尼擔任助手。不久之後,貝托魯奇在沒有畢業的情況下離開羅馬大學。在1962年,貝托魯奇21歲時,他執導了首部電影《死神》(La commare secca)。這是一部謀殺懸疑的小作品,內容講述一個妓女殺人的故事。貝托魯奇利用倒敘法來拼合整件罪案的發生,和犯事的人。而在1964年,他執導了備受讚揚的作品《革命前夕》(Prima della rivoluzione/Before the Revolution)。

意大利戲院數量的急速成長,令貝托魯奇的產量在七十年代的生產速度慢下來,因為在全球經濟不景影響意大利電影業的情況下,導演要和其他美國、瑞典、法國和德國的電影發行商和演員合作,共同製片。所以有人推測就是從此以後,意大利的戲院開始要倚賴國際市場。

和製作人合作
導演們開始要和其他美國、瑞典、法國和德國的電影發行商合作,來資助他們和有能力在國際電影業中競爭,貝托魯奇也不例外。1972年的作品《巴黎的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由馬龍白蘭度和瑪莉亞詩奈德主演,展示了意大利電影的賺錢新潮流,就是聘請外國的影星當主角。在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中,只有馬西姆·吉魯提(Massimo Girotti)是意大利演員。貝托魯奇1976年的電影《一九零零》(1900)中,由畢蘭加士打(Burt Lancaster)、當奴·修打蘭(Donald Sutherland)、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和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主演。這套電影經常被認為是意大利電利工業賴國際市場時,開始瓦解國民身份認知的始作俑者。雖然電影本身完全注重在意大利的主題上,電影講述兩個意大利男人,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時,在政治紛亂的意大利內的生活。

政治
貝托魯奇可能不會後悔這個銳變:他在政治上很活躍,而且是個公認的馬克斯主義者。
就像Visconti一樣,他們也是在六十年代後期大量起用外國演員的導演。貝托魯奇透過他的電影,表達自己的政見,所以他的電影很多都是自傳式的,同時也很具爭議性。他的政治電影在歷史上走在前列,就像1970年的電影《同流者》(The Conformist),在戲中他就批判法西斯思想,把國家和民族主義混為一談,還有一些公眾品味和集體回憶,電影講述墨索里尼企圖暗殺一個在巴黎的政治學者。而《一九零零》也有分析左派和右派之爭。而在1987年作品《末代皇帝》中,貝托魯奇就透過角色和動作,在政治上作出影響。他獲得紫禁城史無前例的許可,使用紫禁城的場地作為拍攝。在片中,主角溥儀遭受毛澤東長期的再教育,令溥儀由一個皇帝變成一個平民,變成一個園丁。

評價
很多評論都以電影中的性和政治定性他的電影特色。在最後探戈中,以極度淫蕩和心理不正常的手法探討性。這套被視為色情的電影,打開了性的大門。而在同流者中,則是以政治作為主題,尤其是法西斯,和個人的感覺和理想。這套電影針對了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富有藝術性和理智,被視為展現在優秀導演的一面。在過去五十年,貝托魯奇參與了多部電影的製作、導演等工作,所以他的範疇很廣泛,令電影主題能得以突顯,尤其是他的近期作品。《偷香》(Stealing Beauty)帶出一些的異質性,而《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 則能夠包含兩者和其他元素。一些評論家則批評他的題材狹窄,不論他是有意還是真的缺乏題材。而他則利用這些批評,激發觀眾重新關注他們自己和社群,他也認為自己不斷把禮節的界限移後。而熱衷於貝托魯奇電影的人,也留意到每部電影間的角色相似之處,尤其是最近那兩部(1996年的《偷香》和2003年的《巴黎初體驗》)。例如,兩位女主角(麗芙·泰勒(Liv Tyler)和伊娃·格蓮(Eva Green)),都是白皮膚、苗條、黑頭髮和藍眼睛。她們都在19歲時就是吸煙者,和失去了純潔感,而她們也以正面的赤裸方式出現。在電影中,貝托魯奇都表達了「愛的證明」,都使用了幾乎相同的故事。

在《巴黎初體驗》中,角色Isabelle指自己在1959年出生,雖然片中的背景是六十年代後期。而這也是實在地,參考了1959年尚呂克.高達(Jean-Luc Godard)電影《斷了氣》(Breathless),因為在該片中的角色接下來都是作出相同的反應。

唯心論,確實性和自我質疑
貝托魯奇也擅長把人的靈魂推進顯微鏡。在他的電影中,心理學是他的電影的中心,因為曾參與巴黎的最後探戈的演員活地亞倫和馬龍白蘭度,都指貝托魯奇和其他演員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分享工作,引發了他們的信心,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白蘭度表現最好。

貝托魯奇自己也是不少心理學家跟隨的對象,包括分析他的夢境,也作為論文的主題,和研究其他具創作性的演員。他研究人的心理在他的電影中的一些情節,明確的表現出來。

巴黎的最後探戈中,馬龍白蘭度飾演的Paul,表達了在他的妻子在暴力中死去後,沒有了個性的舒適感。這部電影在意大利引起了對雞姦的爭議,而在評級制度中,這部電影被禁止公映,而所有母片都被下令銷毀。而一個意大利法庭則褫奪了他的公民權5年和4個月的緩刑監禁。很多年後,當人的樸素轉變和評級制度廢除後,這部電影重見在大家眼前(因為貝托魯奇祕密地保存了一份母片),而公映時則有些微的過濾。

在這部和其他電影中,貝托魯奇測試了民眾對性關係的態度。在偷香中,他給大家見證一個女孩,在夏天成長為一個女人。巴黎初體驗被批評不只在於性場面,也在於包含男性自瀆。在這部電影中,三位角色的性關係暴露了他們的想法,例如當Theo向那個人自瀆時,就表示他最喜歡的人。而他的姊姊,似乎和他越來越疏離,而他也看見當新來者進入他的世界後,和姊姊逐漸疏離。

金像獎
在1987年,貝托魯奇執導的電影《末代皇帝》,內容講述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傳記。貝托魯奇憑這部電影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這部電影由尊龍、陳冲、彼得·奧圖爾、英若誠、丹尼斯.鄧恩、黃自強、阪本龍一、 Maggie Han、里克·揚、鄔君梅和陳凱歌主演。電影的劇本由馬克.佩普羅(Mark Peploe)和貝納多·貝托魯奇寫作,末代皇帝以溥儀的一生,反映中國由封建制度的社會,經革命演進至現在的狀態。

末代皇帝贏得所有9個奧斯上金像獎的提名,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配樂獎、最佳音響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

末代皇帝是首部在紫城拍攝的電影,這是貝托魯奇向中國政府提供的候選電影項目之一,另一部是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的《人類的命運》。最後末代皇帝獲選,並且不限制其內容。而末代皇帝就成為了自1949年起,首部獲得中國政府協助,和在中國製作的西片。


003-陀思妥耶夫斯基 Dostoevsky
概述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家,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主要作品有《穷人》、《双重人格》、《女房东》、《白夜》和《脆弱的心》等几篇中篇小说,以及其代表作《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Dostoevsky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国籍: 俄罗斯
出生地: 莫斯科
外文名: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出生日期: 1821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 1881年2月9日
别名: 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代表作品: 《穷人》《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
在《群魔》(1871~1872)中已没有被侮辱与损害者的形象,而只有对革命者的攻击了。
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描写了无耻、卑鄙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堕落崩溃。对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表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价值,只有宽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类社会等说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这里)
==============================================================
1821年,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1834年他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之后,他又先后写出了《双重人格》、《女房东》、《白夜》和《脆弱的心》等几个中篇小说,以及其代表作《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二。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彻彻底底的酒鬼,工作于莫斯科的Mariinsky穷人医院。父亲工作的医院地处莫斯科的荒郊野岭,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便是仅有地标式建筑。这些景象给年纪尚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虽然父母不允许,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喜欢去医院花园走走,看看那些晒太阳的病人,听他们讲故事。
  坊间流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对待孩子很粗暴,比如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他上班回来打盹时轮流替他驱赶苍蝇,而且必须保持绝对安静。然而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传记的作家Joseph Frank却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父亲的原型并非作者本人的父亲。父子间的信件包括他们自己的言论都指向父子间的关系十分不错。
  1837年他妈妈死于肺结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9年在莫斯科当医生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说是因为他醉后对农奴发脾气,农奴被激怒将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而临近的地主为了把土地轻易拿到手而编了这个故事。或许这个专治的父亲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把父亲的形象搬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老卡拉马佐夫这个“邪恶而感情脆弱的小丑”父亲身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白痴》中,梅什金公爵也患有癫痫,不得不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意为之。
  在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他于之不屑的数学。与此同时,他还涉猎了莎士比亚、帕斯卡尔、维克多·雨果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上涉猎颇广的他考试成绩优秀,于1841接受委任。那年,他已完成了两部浪漫主义剧作,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的剧作《玛丽·斯图亚特》、《鲍里斯·戈东诺夫》影响,但均失散。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自称“做梦人”的青年人,却对席勒的这两部作品颇有取笑之意.....
文学成就
  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而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更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助夫兄弟们》,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竖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开创心理叙事的鼻祖,但他绝对是发展心理和意识描写的一代宗师,其于身后影响巨大,西方的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以至于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或多或少地发现陀氏的影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阙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影响,远远走出俄国以外。现实主义派的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则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
后世评价
  西方文学评论界对他的评价之高,令人咋舌。
  他的艺术才华,连对他批判最为尖锐的革命作家,也是无法否认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就说过他是“最伟大的天才”,“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
  村上春树则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创造上帝的人被上帝所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
 
重要作品
  长篇小说《穷人》(1846)
  中篇小说《双重人格》The Double(1846)
  中篇小说《女房东》(1847)
  中篇小说《白夜》(1848)篆刻:白夜
  中篇小说《脆弱的心》(1848)
  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
  长篇纪实小说《死屋手记》(1861~1862)
  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1864)
  长篇小说《罪与罚》(1866)
  长篇小说《赌徒》(1866)
  长篇小说《白痴》(1868)
  长篇小说《群魔》(又译《鬼》,1871~1872)
  长篇小说《少年》(1875)
  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英文书名参见这里)
 
世界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了二十世纪很多作家,包括福克纳、加缪、卡夫卡,日本知名大导演黑泽明等,但是也有人对他不屑一顾,比如纳博科夫、亨利·詹姆斯和D·H·劳伦斯。他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介之认为:“屠格涅夫以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诗意的笔调展现美好。托尔斯泰具有思想家的灵性,能洞悉社会的全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逼视着人性的阴暗面。他沉郁的风格,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高尔基说过:“就表现力来说,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亚可以同他媲美。”但他的颓废又让托尔斯泰叹息“不能奉为后世楷模”。哈洛卜伦(Harold Bloom)写《西方正典》,在俄国文学中只选了托尔斯泰,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总有一股邪气,他本人又是每赌必输的赌徒。鲁迅称他是“人类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2]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以近乎残酷的方式,不断拷问着自己的灵魂。于是在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此题词:“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籽粒来。”此部未完成的杰作,绽放出东正教神学教导慈爱光辉及透过成吉思汗的草原一统形象,传达世界主义的宏伟理念,尤为杰出不凡。(这里)
 
004-关于小说《双重人格》(The Double / Il Sosia)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 英译本

 

双重人格 意译本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 中译本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 英译本 (这里)
双重人格 意译本 (这里)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 中译本 (这里)

【图书简介】
  陀恩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双重人格》的主人公戈利亚德金为人比较正派,行为还算高尚,在自己的想像中幻化成另一个与他生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人不仅行为与他大相径庭,他的内心有“天堂”,但是还有一个“地狱”。这病态心理搞得他精神分裂。《地下室手记》中“地下室人”向往美与崇高,可是又偏偏净做坏事。他认识自己卑劣,却又甘心堕落。世界是复杂的,人心也是复杂的,同大海一样深不可测

【作者简介】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发表过的著作有《穷人》、《双重人格》、《女房东》、《白昼》和《脆弱的心》等
(这里)

书名
双重人格/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臧仲伦译 索书号 I512/1241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臧仲伦译 页码 297椤?/font>
ISBN 7-80657-722-X 价格 CNY16.00
出版者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丛编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 (这里)
《双重人格》和《地下室手记》译序 (胡明霞)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遗产中,《双重人格》和《地下室手记》,与《群魔》一样,是最有争议的作品

《双重人格》(1846)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继他的成名作《穷人》(1845)之后发表的第二部作品。

关于《双重人格》,先是好评如潮,曾受到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的赞扬(陀氏曾在别林斯基召集的晚会上朗诵了这篇小说的头三章),继而,全文发表后,却引起了一片批评和指责,认为这篇小说“枯燥乏味,不堪卒读”。别林斯基特别不满这篇小说的“幻想色彩”:“在当代,幻想的东西只能发生在疯人院,而不应当发生在文学中,这是医生而不是诗人应当管的事。”

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无论在《双重人格》的写作过程中,还是在《双重人格》遭到批评之后,甚至直到他垂暮之年,对《双重人格》的自我评价都十分良好。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戈利亚德金写得很出色,这将是我的杰作”,“戈利亚德金比《穷人》高出十倍。我们的人说,在《死魂灵》之后,在俄罗斯尚未出现过类似的作品。”在经过苦役、流放、重返文坛后的1859年,他在给哥哥的信中又说,他要修改《双重人格》,把它扩展成一部长篇小说,并加上作者序,让人家看看究竟什么是“双重人格”。他希望这部小说能引起轰动。他说:“我干吗要丢掉这一出色的思想,丢掉就其社会重要性来说最重大的典型呢?这一典型是我头一个发现的,我是揭示这个典型的预言家。”1877年,他在提到《双重人格》时又写道:“我还从来没有把任何比这更为严肃的思想引到文学中来。”

一褒一贬,二者的分歧究竟在哪里呢?别林斯基认为,小说在形式方面尚存在某些缺点。而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学者格罗斯曼则直截了当地指出:“它同自然派的创作原则大相径庭,因而引起强烈反对。”俄国自然派的创作原则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陀思妥耶夫斯基奉行的则是幻想现实主义或发展到幻想性的现实主义,把幻想性和现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在《双重人格》中运用的艺术形式,据俄国学者巴赫金研究,渊源于狂欢节文化的梅尼普斯式讽刺:把对立的两极集于一体,情节怪诞,亦真亦幻,亦庄亦谐。

《双重人格》中的梅尼普斯式讽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初试锋芒,尚未娴熟。他自己也承认:“我这篇小说的形式彻底失败了。”但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这一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无疑滥觞于《双重人格》。“有人公开说,这部作品是奇迹,尽管不好理解;它的巨大作用将在以后表现出来;哪怕我(指陀氏本人)只写一篇戈利亚德金,那么对我来说也已足够了;在一些人看来,它比大仲马更有兴味。”别林斯基也说:“一般平庸的作家是不会用这样的作品来开始自己的文学生涯的”,“对于许多人来说,甚至用这样的作品结束自己的文学生涯,也已经够好,够璀璨的了。”

以后,特别在重返文坛之后,作者继续深入开掘了“双重人格”这一主题,使梅尼普斯式讽刺这一艺术形式更趋成熟。例如《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卢仁——斯维德里盖洛夫,《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斯梅尔佳科夫——魔鬼:前者就是典型的双重人格,而后两者实际上就是前者的化身,尽管外貌不同。

双重人格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的普遍特性。人的性格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随着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其不同侧面,因而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本书译者臧仲伦先生在他为《罪与罚》中译本写的序言《人的命运与人的哲学》中写道:

“‘双重人格’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它是理解《罪与罚》和他的其他小说的一个关键。

“拉斯科利尼科夫就是戈利亚德金第二。但他并不是妄想型的偏执狂,而是一个理智健全的野心家、阴谋家;他也不像戈利亚德金那样在自己的想像中幻化成另一个人,而是寓双重人格于一身。

“双重人格,或曰内心分裂,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人的二重性。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形象化的说法,就是集‘圣母马利亚的理想’与‘所多玛城的理想’于一身。”

----------------------------------------------------------------------


戈利亚德金先生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最早的“地下室人”典型。

《地下室手记》(1864)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里程碑,是他晚期重要作品中的第一部,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宣言式的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他以后成熟的五部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总序。这样一部作品,其哲理之深刻,思想之深邃,结构之奇特,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分。可是这部作品,长期以来,却受到人们的冷落,甚至贬斥。

其因盖出于高尔基在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尔基说,《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社会堕落者的典型”;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这一人物是“带着一种为了个人的不幸与苦难,为了自己青年时代的迷恋而不知餍足地实行复仇的人的胜利心情”。接着又说:“人们硬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真理的探求者。如果他真的探求了的话——那末他是在人的野兽的、动物的本能里找到了真理。而且不是为着驳斥,而是为着辩护才找到了它。”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地下室人”是文学形象,“地下室人”的观点并不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点。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也将自己的一些思想感情加诸他所塑造的这一人物身上,但他毕竟不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艺术特色:把人物放在主体地位上与其进行对话,使小说具有许多独立的声音;作者在讲主人公的故事,但用的却完全是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把“地下室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同起来,并非自高尔基始,俄国文学史上已不乏先例。

其次,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并不是“社会堕落者的典型”,而是当时多数俄国知识分子的典型。187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少年·代序》的草稿中写道:“我引以自豪的是,我首先塑造了真正的俄罗斯大多数人,而且首先揭露了他们的丑恶和悲剧的一面。他们的悲剧就在于认识到自己的丑恶……只有我一个人描绘了地下室的悲剧,它表现为内心痛苦,自我惩罚,意识到美好的理想而又无法达到它,而主要是这些不幸的人深信,大家都这样,因此也就不值得改弦易辙了!”最后,他又说,“造成蛰居地下室的原因”在于“自暴自弃,不相信共同的准则。‘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

“地下室人”的恶、“地下室人”的卑劣,不是出于他的本性,而是因为那个万恶的社会。请看,“地下室人”最后痛心疾首地说:“他们不让我……我没法做一个……好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碎的哀号啊!

鲁迅说得好:“凡是人的灵魂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地下室人”贫穷孤独,蛰居在彼得堡的一间地下室里。他原是一名失意的穷官吏,历经坎坷,受尽屈辱,遭人歧视,心中积淀了太多的怨恨。他思想发达,洞察一切,愤世嫉俗。可是他又生性软弱,既无力改变世界,又无力改变自己。因此对外界的种种压力只能逆来顺受,甚至同流合污。他向往“美与崇高”,可是又偏偏净做坏事。他想张扬个性,追求个性自由,可是他向往的却只是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他认识到自己的卑劣,却又甘心堕落。他思想发达,却贬低理性,宁可做个丧失理智的疯子。何以故?也许仍旧是我国的古训说得好: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意识到的东西太多了——也是一种病,一种真正的、彻头彻尾的病”。

诚如一位俄罗斯学者所说,“地下室人”就是俄国的哈姆雷特。不过这哈姆雷特不是丹麦王子,不是俄国的地主或贵族,而是一名俄国的穷官吏或平民知识分子,是一只“具有强烈意识的耗子”,是“懦夫和奴才”。

此外,“地下室人”也是俄国“多余人”形象的一种变形。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曾在《时代》杂志发表《地下室手记》第一部分的脚注中指出二者的联系,并把这一类型的多余人称为“反英雄”。所谓“反英雄”就是“非英雄”,集对立的两极于一身,合二而一。这也是“狂欢化”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我认为,《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利尼科夫、《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和德米特里也可称之为这类“反英雄”。

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都有一种精神美,行为高尚(虽然不乏骄横恣肆),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却道德败坏,行为卑劣。多余人言行脱节,“地下室人”却是秽行不断,眠花宿柳,宿妓嫖娼。他满口“美与崇高”,可是却净做坏事。《地下室手记》实际上就是《多余人自白》。“地下室人”曾这样谈到他自己:“一个思想发达的正派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无限严格的要求,不是有时候蔑视自己达到憎恶的程度,那这个人就不可能有虚荣心。……我是一个病态的思想发达的人,一如当代思想发达的人常有的情形那样。”这是一个敢于把自己叫做蛆的伟大的蛆。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这类悲剧性的处世态度乃是某些“优秀的”多余人的典型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给屠格涅夫的信中谈到后者的小说《幻影》时说:“……太现实了。这现实就是一个生活在我们的时代,思想发达而又洞察一切的人的忧伤,一种看得见和感觉得到的忧伤。”这话也同样适用于他自己的《地下室手记》。

有一位俄罗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资深学者说:“《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露骨的作品之一,嗣后,他再也没有如此露骨、如此直言不讳地披露过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批判社会主义,第一次公开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非道德的个人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外国文学出版社)这话颇有危言耸听之嫌。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说,世界是复杂的,并不像二二得四那样简单,也没有包罗万象的、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人也是复杂的,不是单凭教育就能改变的,因为人有个性,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时候还有逆反心理,明知不好,对自己不利,却故意为之。因此某些人“仅仅根据科学和理性的原则”拟定的“幸福体系”,只是空想,是实现不了的。我们不是也说傅立叶的学说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纲领是空想社会主义吗!难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先见之明,说了一些他心里想说的话,就犯了大错吗?!

最后,在《地下室手记》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突出地运用了音乐中的“对位法”,即表现人们复杂心理感受的“复调音乐”或“复调小说”: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表现同一主题的多声部,彼此既一致而又不相一致。妓女丽莎的痛苦心理与小说主人公因横遭人们凌辱而产生的愤世嫉俗是一致的,但他的自尊心又使他由怨生恨,变得凶狠起来,又与丽莎的痛苦不相一致。人心就像大海一样广袤无垠而又深不可测。

人心的深,人心的苦,人心的无奈与悲剧,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2001年5月23日 (胡明霞)

----------------------------------------------------
其它参考资料
01- 从伊凡管见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双重人格
摘  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他作品中的。双重人格”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独特的美丽风景。本文力图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身世经历入手,以《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为佐证。来管见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形象的“双重人榕”,以及延伸到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8卷第2期
02-双重人格的《搏击俱乐部》爱如死之坚强( 华山论片)
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喜欢研究“双重人格”或人的两面性,这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体现,《双重人格》里戈里亚德金在充满了偏执妄想的脑袋中幻化出另一个化身,戈里亚德金这个形象更成为了《罪与罚》中拉斯克里尼科夫的原型。只不过拉斯克里尼科夫的分身更加足智多谋,善于诡辩,他的做法(包括杀人)都能被其总结出一大套理论来支持这个做法。生活的潦倒和不甘平凡让他在心中孕育了伟大的计划,而杀人只是其中一步。

  纵观这些描写人格分裂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大致有两个研究的方式。一个是根据善与恶的不同人格,拷问灵魂,挖掘人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就是如此。另一个则是通过和人格的协调、抗争,自我救赎,《化身博士》、《24重人格》、“致命id”都属于这一类。“化身博士”中的杰克医生面对失控的人格,只得选择自杀,死亡是他最后成功的反抗。

  事实上大部分作品均是选择后一种手法,能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般高度的人还是少之又少(这里)

005-现实生活中的双重人格(求专业解释)
什么是双重人格(求专业解释)2006-12-26 17:33 (百度知道)

我有时发现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思想截然不同,在日常活动中我表现得十分乐观积极,对工作认真,待人友善,但当我自己一个人独处时,我发现自己会变得相当悲观、颓废,脾气相当暴躁,总有想打人的想法,但当我有这种想法时,好像又有另外一个人告诉我这是不对的,不应该这样。内心的思想经常产生许多的矛盾。请问长期如此下去会否变成双重人格,双重人格有是怎样的,请有关专业知识人士解答,不胜感激!
问题补充:像我这样的情况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最佳答案 何谓双重性格
人有否双重性格(某些地方或谓之双重人格)?有,人人都有。

人的意识,根据弗洛伊德潜意识的论述可分为“意识和下意识”两部分组成,下意识是潜意识。而人的心理活动又可分为三部分: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
潜意识比较原始,接近本能。也有一些潜意识是幼年、早年辨别能力薄弱的年代形成产生的,成年后把它遗忘所以也成为一种潜意识。所以潜意识有一个特点,它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基本上是意识感觉不到的。
意识则是经过学习、培养、锻炼提升而成,因此比较高级,高尚,受到社会论理道德、礼教、风俗习惯所约束。
人的个性、性格是通过后天的心理发育,通过学习、熏染、熏陶、锻炼、经历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个人的独特的性格、个性。
人与动物不一样,人有心理功能,从而从动物中区别出来,但两者的生物本能是一样的:食物、空气、水、性、肌肤接触抚爱、亲情、舒适、“自由舒畅、舒展”、为食物、领地、性对象而无条件地竞争、掠夺、博杀……。
人之区别于动物,则因为人有社会论理道德、礼教、风俗习惯,人有比本能更高级、高尚的理性。人能有意识地抑制本能中低层次的需求,从而把这种低层次的、原始的、动物性的需求,提升、改造为人性的、高级的、高尚的需求和行为。这就是人的性格,人的魅力。
所以成人的性格(即个性)是经过从幼年开始的心理发育历程后的转化、培养、培育、锻炼而来。但是,原始的,低级的、本能的需求依然存在,它存在于潜意识中,它被意识抑制了,是一种被高尚的性格自觉地抑制的。所以这种抑制并不会引起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因此一般心理发育正常的人,并不感到自己的性格有双重性。
所有的双重性格(人格),并不全是低级、原始的,有些原始的人性是美好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孝悌仁义,是人的本性,也可以说是生物的本性,例如,马仁狗义,人所周知。这些都是可贵的、可敬的人性美德;而一些纯粹为了为食物、领地、性对象而无条件地竞争、掠夺、博杀、贪婪……则是非理性的,或称之为野蛮的,是被进化了的、有理性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类所鄙视、所唾弃;
至于在幼年心理发育过程中由于不良的外环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形成的变态的心理个性、潜隐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所形成的双重个性,则同样是不可取的不良个性、扭曲性格。这正是心理医学在研究心理疾患中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所要关注的课题。

双重性格在心理疾患中的意义及地位
理解双重性格的含义,在心理疾患发病和治疗中的地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内容。
在这个范畴内,还可用阴阳性格、反正性格、暗明性格、隐显性格来形容双重性格。
阴、反、暗性格基本上是潜意识下的贬义的性格。隐性性格指的是中性,尤其是其中包括值得褒义的“性本善”的天性、良心。
阳、正、明、显的性格是指当前显而易见的特征性的个性、性格。这个性格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贬义的。
有一点需要提及,这里的双重性格是指潜意识下的双重性格,一般人的正常意识常常还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双重性格,或者是矛盾个性,因此常常为此而苦恼。而一些在意识支配下的双重性格,或称之为两种面孔,这是伪装,是阴暗心理;例如明里“道貌岸然”,暗里“男盗女娼”的这种双重人格,则不在本文叙述之列。

心理疾患的患者,其病因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内因,是心因,是心理素质中的缺陷……这种缺陷使患者极其苦恼,而且患者往往难以自觉,常不明其所以然,致使心理发生严重畸变、矛盾冲突,以致发展成为心病,成为病态心理……
有一例患者,在叙述自己的苦恼时说:
“从外表看我和所有人一样。可是我在和他们说话时我觉得自己是好努力的。我是说我好努力的不让自己不和别人说话。我的表情或许很平静,实际上,我在这一过程中汹涌澎湃,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我的脑海闪现无数个镜头????拿起刀把他给杀了,拿起椅子把他砸死````````我新认识的朋友说刚见我的时候觉得我难以接近,后来才知道我挺好。其实我也有开心的时候”,又说:“我还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讲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我常感觉到。我只是心烦意乱,周围的同事很多说我性格开朗,我的朋友也说我现在是开朗多了。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我只是心理烦躁只是常常溜号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想来想去我就烦了,不想活了。或者想来想去伤心了。这些别人是不会知道的,等我回过神了,我又觉得自己讨厌,总是去想那些没有用的事情,已经过去无可挽回的事情。
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在逃避什么,觉得死了才能不让我受到伤害。觉得自己在伤害自己,作对自己不利的事,不肯帮自己。我说什么都不会有人相信我,我不愿意说什么”;
这说明,这个患者有两重情绪,也可以说是双重性格。这是种病态心理。是心理功能发生了紊乱,发生了障碍,这种障碍的根子表现在潜意识中。那种意识非常顽固,根子很深,而且是一种属于强迫性的思维,一种病态思维。因此,即使患者主观上想努力不去想它,可是他无力作到,无力驱赶它,它就是挥之不去,如影随形,成为魔鬼!
患者的这种双重性格,冲突极其激烈,激烈到“在这一过程中汹涌澎湃,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脑海闪现无数个镜头????拿起刀把他给杀了,拿起椅子把他砸死````````”,激烈到“不想活了”,“ 觉得死了才能不让我受到伤害”,这说明患者的这种双重性格不是自愿的,是被迫的。他虽然感到了“觉得自己在伤害自己,作对自己不利的事,不肯帮自己”,然而他就是解脱不了,改变不了这种双重情绪、双重性格。其所以如此,主要根源是由于深埋在潜意识中的根子还没有真正自觉地加以挖掘,加以认识;从而也就无力自拔,难以自拔。
在心理疾患中,这是重要的病根之一,把它挖掘出来,加以剖析,认识它的本来面目,极其重要。病根找到了,治疗任务就完成一大半。
帮助患者认识性格的双重性,及其机理原因,帮助患者发掘认识自己的潜意识所带来的、产生的有害后果,就有可能使患者有了克服它、改变它的动力。这也就是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论述双重性格(人格),就成为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与单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对立。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17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有各种见解,众说纷纭,但是绝对不是精神分裂什么的病
------------------------------------------------------------------
双重性格和双重人格的区别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而性格是其中的一个心理特征。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显现出来。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17 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双重性格,或甚至多重性格的。好些电影还利用性格分裂来做戏剧化题材,譬如日善夜恶的凶犯,然而,双重或多重,是一种混合?还是一种分裂? 人在性格形成后,都会有真我一面及面具一面。这情形其实普遍。面具那部分的形成常因为是沟通的需要,也有因为“被要求”的关系。有被工作要求的,有被父母寄望要求的,除此还有特殊要求因素。具双重性或多重性都可以说是混合型。假如“真我”和“面具”能够理性的平衡,那么问题不大。但要是“真我”与“面具”矛盾太大了,思维与举动之间常会陷于混乱,那也许就导致显著的分裂、不稳定、犹豫善变,人生就难有成功。(这里)
很多人都把自己说成是双重性格,因为他们很矛盾。这种矛盾深入骨髓。他们想活回简单的儿时,但是总也做不到,哪怕只有几步之遥。但他们的性格冲突绝对没有上升到精神分析学界定的程度,那同样很难。
  人生来就是叛逆的,就是自由的。但是人们是不能容忍这些自由的。这么多亚当和夏娃随意追逐,那还不乱了套?他们必须有秩序,最好是排着队,唱着同一首歌。这些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有很多名字:法律——文化——意识形态。越来越叫人不好捉摸。人为什么要读那么多年书?很重要的是练就大家都一样的文化习性。而不是为了个性。
  很多时候个性是不被阳光所允许的,他们只有寄情月光,月光很轻柔,很宽容。我们喜欢阳光,也喜欢月光,月光似乎是更多地属于自己的。
  一半是阳光一半是月光,我们在徘徊中找到平衡
------------------------------------------------------------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双重人格犯罪心理剖析
康杰 张平 [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035 [2]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文章摘要: 人格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格畸变将导致行为偏差,犯罪行为的实施与行为主体人格畸变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双重人格则是人格畸变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以司法实践中的三个典型案例为入手点,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介绍何为人格与双重人格,揭示双重人格犯罪产生的原因,分析双重人格犯罪特点,并对双重人格犯罪的治理对策进行探讨。 (共5页)
 
--------------------------------------------------------------
双重人格的典型案例
迪恩这个“好好先生”将面临一级谋杀罪的指控,如果罪名成立,将被处以死刑。负责此次案件侦破的警官说,这是一桩典型的集金钱、色欲、背叛和凶杀为一体的案子。
  这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他们共同生活了20多年,有一对可爱乖巧的儿女,即将搬进一座属于他们的梦幻般的大房子———可是这一切却随着妻子被杀害而停滞了——

  是谁杀了那位备受丈夫呵护的妻子?检察官的调查令人瞠目结舌:原来正是她那人人羡慕的模范丈夫———是他精心策划并指使别人谋杀了自己的妻子。

  7月初,美国安纳波利斯地方法院开始审理这桩几乎是“O·J辛普森”案翻版的案子。

  谋杀发生在家里

  今年3月30日中午12点15分,美国安纳波利斯的安妮·阿伦德尔县的警察局突然接到一位叫迪恩·J·潘塔泽斯的报警电话,他语气急促,惊恐万分地说,他的妻子克拉克在家中被谋杀了。他说妻子倒在汽车房水泥地的血泊之中,已气绝人亡,头和脖子各中了一枪。

  警察火速赶到案发现场,经过一番紧张的现场调查,发现枪手显然是一位熟悉迪恩家里情况的人:他事先偷偷地从外面溜进屋子,藏在汽车库里,克拉克进入车库时,他就开枪了。那么,凶手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枪杀克拉克呢?

  面对因失去妻子而悲痛欲绝的迪恩,当地警方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此案侦破。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个月后,警察找上门来,将迪恩带走了。警方称,是迪恩指使他人杀害了妻子。原因是迪恩长期过着双重生活:表面上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贤惠的妻子,可是,背地里却过着难以启齿的秘密生活,他有易装癖并与多名妓女有染。

  消息传出,震惊了小镇,人们谁也不相信这个“天方夜谭”般的故事。

  一对人人羡慕的夫妻

  迪恩和克拉克夫妇,是令安妮·阿伦德尔县居民羡慕的一对。结婚20多年来,迪恩·J·潘塔泽斯一直对妻子呵护有加,在他看来,没有比和妻子呆在一起更幸福的事了。而作为妻子的克拉克·潘塔泽斯也为丈夫对自己多年来倾注的情感备感幸福。   他们的婚姻始于一见钟情。婚后,克拉克生了一儿一女,儿子索特莱斯今年19岁,是华盛顿学院的二年级学生;女儿尼克17岁,继承了母亲克拉克的那双魅力无穷的大眼睛。

  婚后20多年中,这对恩爱夫妻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就连迪恩家的律师和长期的挚友卢·马图西也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迪恩和克拉克红脸。她从没有对迪恩表示过不满意,而迪恩也没有讨厌过克拉克,我一直很羡慕他们夫妻。”

  迪恩和克拉克不仅相亲相爱,而且事业成功。他们创立的保释保证书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最成功的业务之一。他们又创立了一家名为“公寓服务”的机构,主要业务是提供职位、收房租、美化环境以及维修等。

  更令人羡慕的是,就在克拉克遇害前不久,他们还在谈论着明天自己梦幻般的豪宅。多年来,他们一直住在肯菲尔德巷———一个专供富人住的街区。现在,他们正计划搬入一个占地24英亩的牧场,那里有一个约6000平方英尺的浪漫无比的豪华别墅。别墅内的房间都安装了落地窗,窗明几净,阳光可以直射室内。这是他们设计的未来仙境,也是他们婚姻美满的象征。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请了当地最有名的设计师帮助自己描绘新居的蓝图。

  没人相信他会杀妻

  迪恩当然不服气,他大喊冤枉,拒绝对自己杀妻的指控。在4月26日被捕之前接受的一次采访中,他痛哭流涕地说:“她是我的生命,没有她,我就不活了。”他也否认认识妓女咪咪和钱伯斯。

  在谈到警方调查自己杀害妻子一事时,迪恩将自己比作O·J·辛普森。“现在我明白了当年O·J被指控杀妻时他的内心感受,”他说,“他根本没有杀妻,就遭到追捕。这太可怕了,经历这样的不幸———被无端诬陷杀妻,而实际上我爱她如此之深。”

  甚至迪恩的亲朋好友都站在他的一边,为他叫屈。每次听证会上都拥挤着几十名迪恩的亲朋好友,当他们看到身穿橙色囚服的迪恩站在法官面前时,就大叫着:“迪恩没有犯罪!”甚至克拉克的一位姐妹德莫利亚斯也认为:“他与这桩谋杀案根本不沾边。”

  迪恩的儿子,19岁的索特莱斯说:“如果我父亲心里确实掠过要他妻子死的念头的话,那么,在这之前,他就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迪恩导演杀妻案

  然而,警方和检察官的调查却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45岁的迪恩·J·潘塔泽斯就是杀妻的主谋!他的谋杀罪行足以使他受到死刑的惩罚。

  通过检察官的叙述,这个外表为好男人的罪犯精心导演的杀妻案终于越来越清楚了。原来,45岁的迪恩一直过着双重生活:一方面,他是个对待妻子胜过一切的好男人;另一方面,他却背着妻子长期在东部林荫大道的红灯区鬼混。在那儿,只要付上区区10美元,就可以享受到廉价的性服务并满足他的易装癖。

  迪恩已经对妻子厌恶了,但还得维护自己好丈夫的形象,他怕妻子和别人了解到他生活的另一面,于是,萌发了了结妻子生命的念头。为了做得天衣无缝,他先是让一个叫作“咪咪”的妓女去杀自己的妻子,但她最终还是退出了这场阴谋。于是,迪恩又找了一个叫杰梅尔·钱伯斯的妓女,这是一个在当地警察局有前科的卖淫和吸毒女。为了钱,她什么都肯干。   那么,警察凭什么认定是迪恩指使钱伯斯枪杀了克拉克的呢?这还得从警方在案发当天,从钱伯斯用手机打电话的记录中寻找蛛丝马迹开始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克拉克遭枪杀之前,钱伯斯曾用手机与迪恩进行频繁联系,几分钟后,克拉克便遭枪击身亡。

  为此,警方逮捕了妓女钱伯斯,她交代了犯罪的经过,承认犯有谋杀罪,并同意出庭担任检察官公诉时的证人。助理州检察官约翰·马洛尼说:“我们掌握了一系列的电话,这些电话都是钱伯斯打给迪恩的,一直到克拉克遇害,电话联系才终止。?

  迪恩雇人杀妻的秘密

  那么,迪恩究竟是雇人杀妻的凶手还是遭陷害的人?正当人们为此争论不休时,安纳波利斯的警方终于根据当时车库保安系统的录相镜头,揭开了迪恩雇人杀妻的罪恶过程,铁证如山。

  根据检察官的指控,迪恩雇人杀妻的过程大体如下:

  去年12月27日,迪恩请绰号“咪咪”的妓女杀害妻子。但后来,咪咪不想干了。今年1月14日,迪恩又雇了与自己相好的妓女钱伯斯去杀害妻子。克拉克的朋友和家人都表示,在克拉克遇害之前,他们没有觉察出迪恩有什么异常。即使在3月29日,克拉克被杀的前一天,也看不出有什么反常情况。“这是一个正常、例行性的一天,”当时在迪恩夫妇保释保证书业务工作的秘书瓦利帕帕说,“她例行性地记录契约,然后照看她的钱。”

  3月30日一大早,迪恩用自己的车将钱伯斯接到自己位于马尔波罗富人区的住宅,然后,立即驾车离开。钱伯斯下车后,利用密码打开了车库门,进到里面。这些密码除了迪恩的家人外,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钱伯斯在冰箱上,找到了迪恩留给她的一支手枪,接着她就悄悄地藏在迪恩家的奔驰车后面,等待克拉克。

  上午9时15分,海伦·德莫利亚斯家的电话铃响了,这是女儿克拉克打来的,她们简短地通了话。海伦保证当天下午再给克拉克回电话。“我告诉她要小心一点,我爱你。”她说。“我也爱你,妈妈。”德莫利亚斯回忆着,“她的嗓音是如此甜美。”

  上午9时30分,克拉克走进了车库,就在那一瞬间,钱伯斯开火了,她朝克拉克头部和颈部各射了一枪。随即,钱伯斯钻进克拉克那辆银灰色的1999年款的切诺基吉普车,飞也似地开足马力跑了。逃跑之前,她还摘走了克拉克手上的劳力士手表、结婚戒指和钱包。9时40分,她用克拉克的手机给迪恩打了电话。

  而迪恩却说,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在黎明之前醒来,开车去看了几处公寓服务机构准备清理的、被取消了抵押的房产。这时,电话铃响了,他被告知克拉克一直要到上午10时半才能到。还不到中午,迪恩就回到了办公室,克拉克还没去那里,“他并没有显得有什么紧张,”瓦利帕帕当时正巧在办公室,“他说,‘我回家看看,回来再吃午饭。’”于是,迪恩驱车回家,他说,他从前门进屋,解除了安全系统,向保姆米斯蒂打了招呼,并大声叫着妻子的名字。

  可是没有应答,而且家里空无一人。最后,他走进了厨房,从那儿,他看到妻子躺在车库的水泥地上死了,周围淌着鲜血,他于是立刻报警。警方赶到时,迪恩正跪在地上痛哭。

  然而,他精心编织的谎言却被他雇用的妓女杀手戳穿了。就在克拉克被害几小时后,当地的电视和广播都播出了这条骇人听闻的消息,迪恩首次物色的杀妻妓女咪咪打电话告诉警察说,她知道是谁在幕后指使了这桩杀人案。警方根据咪咪提供的线索,不动声色地经过20多天的秘密跟踪调查后,终于将这个巧妙编织杀妻阴谋的丈夫抓了出来。

  如今,迪恩这个“好好先生”将面临一级谋杀罪的指控,如果罪名成立,将被处以死刑。负责此次案件侦破的警官说,这是一桩典型的集金钱、色欲、背叛和凶杀为一体的案子。(这里)

 
本站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另一部电影"圣彼得堡的恶魔" >>>>
006-电影在线播放
电影"搭挡/同伴"2-1 意语内嵌中英字幕 47'10" (本站上传土豆网)
此片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执导的第三部影片. 并由著名电影音乐大师莫里康内配乐.电影改编自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争议的小说《双重人格》("The Double". 1846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他作品中的"双重人格”形象则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贝托鲁奇早期电影深受他的精神导师帕索里尼以及戈达尔后新浪潮影片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以及1968年横扫欧洲的学生运动的影响,故事讲述一个年轻人面对政治革命、社会活动以及面对隐藏在他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陷入内心分裂而无发自拔的困境之中. "双重人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社会现象,无论古今中外都难以避免.影片充满了布莱希特的戏剧风格, 乍看此片似乎使人感到深奥难懂,但却是喜爱和研究贝托鲁奇电影,莫里康内音乐,以及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的朋友们不可不看的一部作品. 更多介绍请见"莫里康内爱好者"电影赏析栏目下的e025项
电影"搭挡/同伴"2-1 意语内嵌中英字幕56 '20" (本站上传土豆网)
007-电影下载
本站在一个月内为会员提供以下文件下载
序号
内容
说明
001
电影"搭挡/同伴"AVI格式文件 意语 无字幕 103'35"
699M
002
电影"搭挡/同伴" WMV格式文件 意语 内嵌中英字幕 103'35"
562M
003
电影"搭挡/同伴"字幕文件(含中文,及中英文,法文,波兰文多种字幕文件,打包为RAR格式提供)
RAR文件 274K
2010.1.16.
主站的的重要栏目和网页
2009年编制的老年表
电影赏析
音乐赏析
莫里康内爱好者联谊会(莫迷网联)专栏
杨大林先生,杨东女士专拦
著名歌唱家演唱的莫里康内乐曲
著名艺术家演奏的莫里康内乐曲
邮探世界名人
意大利电影研究专拦
关于"Chi Mai"
莫里康内欧美亚六场音乐会对比研究
网友提供的莫里康内作品
边说边听边看--专题
网友个人专栏
WAP手机网站
莫里康内MIDI铃声
软件介绍
求谱网友交流
全球莫里康内相关网站
海外优秀搜索引擎
BBC-HVF 访谈莫里康
莫里康内上海音乐会
莫里康内北京音乐会
我喜爱莫里康内
莫里康内新闻(中国)
全国及境外TV节目预报
奥斯卡和莫里康内
遭遇黑客
西巴女王
十三年后再访伊莫拉
"海上钢琴师"琴友天地
"阿隆桑方"研究
"工人阶级上天堂"研究
"死刑台的旋律"研究
我最喜爱的西洋杰出音乐回顾
"索多玛的120天"评述
电影"我的青春/梅泰罗"探析
"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
孩子们的作品
不得不看(新闻拾零)
电影"豺狼的日子"专页
八十年代歌曲回顾
电影"德黑兰-43"音乐专页
苏俄爱国歌曲
网站地图
Add to Google
关于我们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2014): 苏ICP备11039856号 本站自2003.8.8.开始运行 © 2003 hwg 版权所有
除非有版权所有人的允许,本站所有曲目均仅供访问者个人欣赏使用,严禁用于复制生产,出租销售等任何其它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