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康内爱好者
Morricone Fans
新版主页
English
年表
音乐概览
电影概览
VIP 申请
VIP 登录
电影欣赏
作品研究
琴谱
字幕
音乐大师
手机网站
付款
旧版主页
Old-Eng
站长手记
手册征订
个人专栏
最新网页
重要通告
资源库
资源传送
歌词
莫迷网联
俱乐部
站内留言
关于我们
手机论坛
旧版博客
EM简介
EM新闻
琴友专栏
名曲120
网站地图
邮探名人
出生入死
邮币卡转让
音乐顾问
软件介绍
E.M.手册
站长信箱
----------------------
   
---------------------------
主页-->personal-000-->Sherry-000-->Sherry-f009
Sherry的个人专栏-f009
The personal column of Sherry -f009
Sherry 的 E-mail 是: dingsherry@yahoo.com.cn
 
 
Sherry 在论坛发表的文章选
关于莫里康大师的主题帖子-9
(本站注:原帖有许多图片和音乐在线播放功能,由于时间关系暂未加入,有待今后补充,请大家原谅)
033- 国外乐迷评、聊荟萃 (2004.7.1.) 1/90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先转述一些最近看到的有趣评述。

[大师在D-DAY]by Hue
Ennio made a couple of aural appearances at Sunday's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D-Day landings in Normandy.
A military band played 'Gabriel's Oboe' the oboe in question becoming a trumpet and later, Norwegian troops played GBU - never heard it done by a military band before! Actually, it sounded good...
Two Sundays before I finally took my buddy Stephen to a spiritualist church: he's been at me for months to take him along. Another neo-pagan buddy of his (vaguely known to me) came along but none of the three of us got any "messages". However, right at the start I was already satisfied when the organist started-up with...
'Gabriel's Oboe'. That piece by Ennio seems to have entered the pantheon of popular classics. When I went up to thank the organist, she told me that a lady had also thanked her at the morning service: it turned out that the Morricone piece had been used at her husband's funeral.
Yesterday, though, I wondered what we had all learned from that sacrifice... certainly not how to 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looks like its gonna require a third world war (which may already have started) to do that.
Me? I'm still committed to do anything I can to make the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大致意思是说:
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EM的作品在几个不同的场合演奏过。一个军乐队演奏了“Gabriel's Oboe”,只是其中的双簧管被改成了小号演奏;挪威军队演奏了《好坏丑》,从没听军乐团演奏过,但感觉不错;两周前偶然在教堂里听到了管风琴师演奏“Gabriel's Oboe”(看来此曲已经成为经典流行曲目了),当前去感谢管风琴师时,被告知晨祷时已经有一位老妇谢过她了,原来此曲曾经被用在了那位老妇丈夫的葬礼上!
然而昨天我突然想到,我们到底从这种牺牲(Gabriel等教士为土著作出的牺牲)里学到了什么呢?显然不会是如何把剑插进铧头.....看来是需要一次“三次世界大战”(或许已经开始了)才能明白了。
至于我嘛,仍然要尽一切力量来“make the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034-人性的贪婪,战争的荒谬,道德的弱化—《好坏丑》 (2004.5.16.) 1/127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塞尔乔莱昂内无疑是类型片的大师,这个类型就是如今已沦为古老种族的西部片。他仅仅凭借四部电影(除《美国往事》之外,我个人认为《革命往事》也不能归入此类)便奠定了这一类型片宗师的地位。但他同时又打破了这一类型片的所有规则,或者说打破了传统西部片的框架,另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意大利式西部片”时代。西部片的游戏规则至此彻底改变,好人不再是头戴白帽,光鲜整洁,而坏人也不见得胡子拉碴,獐头鼠目;好人不一定后开枪,而坏人也不总是先开枪;好人杀坏人不见得是为了所谓的正义,而好坏之间的界定也越来越模糊。在莱昂内的西部世界中,无论好人坏人,杀戮的目的除了人类原始的复仇欲望之外,就只有一个:金钱。

《好坏丑》是莱昂内“美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公认最好的一部。不仅如此,它甚至也是很多人心目中西部片里最优秀的一部,这从IMDB里西部片的评选中它位居第一可见一斑(位居第二的就是《西部往事》)。与《西部往事》的慢节奏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不同,《好坏丑》的故事情节虽然同样简单,但由于Tuco这个相当于京剧中的丑角人物的出现,给整部电影增添了很多趣味和笑料,这也使得此片成为莱昂内影片里最富娱乐性的一部。但在影片戏谑调侃的表象之下,其蕴涵的深刻寓意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在了美国内战末期,这一点就已经使影片超越了单纯西部片的意义。事实上这部影片比其他同类影片更遵从史实,甚至有人怀疑其故事线索是否来源于Joel Rose根据内战时期“The Reynolds Gang(雷诺兹匪帮)”的事迹所撰写的"The Big Book of Thugs(暴徒传奇)"一书。这雷诺兹匪帮的匪首是德克萨斯人雷诺兹兄弟,因为是南方同情者,他们曾被关押于内战监狱担任临时的见习医师,释放后就开始抢劫生涯,声称是为了资助南部联邦。抢来的钱财据说被藏匿于科罗拉多山脉的某个山谷中。后来这个匪帮若干成员被北军抓获并绞死,唯一逃脱的约翰雷诺兹又在一次抢劫中死于重伤,传说他在临死前说出了他们那些不义之财的藏匿地点。书中描写的这一段落倒和影片中Tuco发现那辆无人驾驶载满死尸在沙漠中狂奔的马车这段情节有密切的相关,但是和影片里不同,这笔钱财最终没有被找到。除此之外,影片描写的背景是常常被人们遗忘的美国内战的西部战场,虽然大多数高中历史教材里对内战时期西部所发生的事情只字未提,但事实上那里的确发生了很多事情,内战的最后一场战斗,就发生在新墨西哥州,并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场战斗是以南军的胜利而告终。 再说回影片本身,一开始,三个主角便依次登台亮相。第一位就是本片着墨最多的那位丑角Tuco,这是一个逃犯,在击毙了追杀他的人之后从窗口逃出时还一手拿着酒瓶,一手拿着啃了一半的羊腿,能耐还不错,但形象有些猥琐,显然不是英雄,然后画面定格,在他的身边浮现出两个诙谐的字“The Ugly”;然后出场的是一个受人雇佣的杀手Angel Eyes(天使眼,一个嘲讽意味的外号),在完成任务前从谋杀对象嘴里得知一笔被藏匿钱财的线索,于是回去杀死对此知情的雇主,看着冒烟的枪口,冷酷犀利的眼中露出满意的神情,让人不寒而栗,此时画 面定格,他的旁边出现:“The Bad”;然后画面又切换到Tuco,逃亡途中再遇堵截,被一身披挂毯的无名枪手救出,但随后就被绑送交给警长领取赏金,正当观众认定此无名枪手的英雄身份时,他却在Tuco行刑的前一刻把他救出,然后一起逃跑,赏金平分,Tuco亲昵地称呼无名枪手为“Blondie”(尽管无名抢手沾满灰尘地头发离金色相去甚远),然后画面定格,Blondie身旁出现:“The Good”。这一开场对于片名“好坏丑”的定义就已经把观众心目中对于影片的所有预想粉碎殆尽,这也是莱昂内西部片的魅力所在。随着情节的发展,影片的主题逐渐明朗,那就是“贪婪”。不仅仅好坏丑三人互相斗智斗勇都只为寻获被藏匿的金币这条主线,影片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这一本性:旅店老板看着撤离的南军,高兴地盘算着北军到来会给他带来多少盈利;沙漠中马车里垂死的Bill Carson用自己藏匿的20万美元诱使Tuco的贪欲,只为了得到一点水;半身残缺的士兵帮Angel Eyes打听关于Bill Carson的去向只为了得到买酒的钱;临死的士兵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也只为了吸一口雪茄;而那场夺桥之战双方的将领都只为自己地图上某一点的完整,命令士兵一定要攻占并且不能损坏那座桥(尽管那条河本来很浅,涉水而过非常容易),却完全不顾双方每天会有多少士兵在那座狭窄的桥上交战白白送死......。再上升至本片的历史背景美国内战来说,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为了解放黑奴倒不如说是为了解放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资源,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归因于贪欲而造成的死亡数目如果不超过归因于爱国心的数目,那至少肯定不会少于后者。在这个贪欲驱使的大前提之下,影片中各色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充斥着
互相利用和互相欺骗,即使是Blondie和Tuco之间为了寻获财宝和对付Angel Eyes所结成的同盟,也是暂时的和脆弱的,一旦利益有了分歧,两人马上又会变成对立的双方。而影片把大部分场景都设置在荒芜的沙漠中,尤其是把众人渴求的金 币埋藏地点安排在坟墓之中,这无疑启示了这种贪欲的愚蠢和可笑。从这一点来说,《好坏丑》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对后来里根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所盛行的“贪欲健康,贪欲有益”观念给予了最为有力和彻底的驳斥。
影片对于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各有特色,坏人Angel Eyes当然是冷酷而残忍,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而好人Blondie却并不是什么正义的化身,他杀人也为了钱,当Tuco提出要多分钱破坏协议时,他就干脆就把搭档抛弃带走全部赏金,不过他还不至于到贪得无厌的地步,最后得到宝藏时尽管处于优势可以独吞,他还是给Tuco留了一半;并且他还有那么一些同情之心,会给临死的士兵递上一支雪茄,也会帮助那位因绝望而酗酒的北军上尉完成他不能了却的宿愿,让他在死前听到了那座使无数士兵包括他自己送命的桥轰然爆炸,尽管这么做也是为了使Blondie自己能够尽快到达对岸埋藏金币的目的地。影片中最生动最鲜活的角色就是Tuco了,他对于金钱的贪欲毫无掩饰完全赤裸地写在脸上,体现在他的所有行为中。本来为了报复Blondie,Tuco逼着Blondie在沙漠里长途跋涉至奄奄一息,并且就要把后者杀死,但马车的出现打断了他,当他发现车上的南军尸体时又忙着搜索 死尸身上的财物,复仇于是被暂搁一边。而当他发现Blondie获知了Bill Carson最后的秘密时,为了那二十万,他马上又把先前的仇人奉为祖宗,精心伺候调养。也是为了这二十万,使他在战俘营里遭受Angel Eyes的百般折磨都不肯开口说出财宝的秘密,直到被威胁要挖去双眼。他企图逃走独自去寻宝时被Blondie一炮轰倒在地,然后当他爬起来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片陵墓时,狂喜使他在墓地里飞奔,超乎寻常地从数以千计地墓碑里迅速地找到了埋藏金币的那一块。最后当Blondie把他绑起套在绞索上,留下两袋金币而独自远去时,Tuco重心不稳地踩着摇摇晃晃的木桩随时都有被吊死的危险,却还是念念不忘贪婪地不断低头看那属于他的金币,可见Tuco对于金钱的贪欲甚至都超越了他对于死亡的恐惧。Tuco对于钱财这种忘我的执着也使他常常显得憨傻,成为他人的利用工具,种种倒霉事也总是被他碰到。并且他也是三个主角里唯一一个被提及家庭身世的,当他那位从事神职的兄弟告诉他父母的亡故时,他眼里显露出悲伤,但随后兄弟对他行为的责备又使他转瞬变为愤怒把兄弟打倒在地。但是出门以后,他却对Blondie扯谎说他兄弟对他的挽留之情。所以尽管Tuco无疑是一个杀人越祸的恶棍,但观众却不由自主地会对他产生一丝同情,因为相对于其他二人来说他是被欺负的弱者,是小人物,并且在他身上除了对金钱的痴迷之外,还依稀尚存一些普通人的情感。继承莱昂内一贯的风格,整部影片处处应用了莱昂内商标性的拍摄手法:长镜头使沙漠、战场和墓地的广阔视野在观众面前一览无遗,而人物面部的静态特写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Tuco颇具喜剧色彩的丰富表情,又常常完美地制造出情节必要的悬疑和紧张气氛。

如果说“美元三部曲”前两部的主角尚能和正义挂钩的话,在这最后一部里,道德判断被彻底弱化。影片中唯一两个还能称为仁义之士的人,一个是北军战俘营的长官,责备并命令Angle Eyes不许虐待战俘,但他自己却受伤得了坏蛆已是行将就木之人;而另一个负责攻桥的北军上尉,为士兵无谓的牺牲痛心不已,但又不能违抗命令,最后身先士卒战死沙场。好坏的两极在导演的电影里似乎都没有活路,而剩下那些唱主角的,Tuco也好,胡安也好,面条也好,往往都是有着种种贪欲和感情的普通人。在莱昂内的词典里,人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就象影片里Blondie用枪指着Tuco挖墓时说的:“There are two type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the ones with loaded guns and the ones who dig”,即“世上只有两种人,那些端着装满子弹的枪(命令别人)的人,和那些(被命令的)挖掘(干活)的人”。而对于莱昂内的影片来说,世上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那些能够理解并欣赏他要传递的意念和影像表达方式的人,另一种则是不屑地说“这不过是一部西部片嘛”的人。

--------------------------------------------------------

和莱昂内其他所有的影片一样,莫里康为这部影片所作的配乐对于影片意象表达的作用至关重要。这部配乐也是大家公认的大师顶尖作品之一,事实上,尽管《西部往事》的配乐被包括很多专家在内的大多数人认为是大师的颠峰之作,但在去年国外一个大师的乐迷网站举办的网友投票评选各自最喜爱的大师作品活动中,是《好坏丑》和《美国往事》的配乐并列第一,《西部往事》的配乐位居第二。这可以解释为,尽管《西部往事》的配乐在影史上的地位,影响力颇高,但其实它的旋律主题并不多,而很多电影乐迷当然是希望一部配乐中不同的旋律越多越好。《好坏丑》的音乐有若干个完全不同的主题,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在影片中和画面的搭配也堪称个个绝妙。

首先是影片的主题曲“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继承美元系列前两部口哨主题的风格,但是小号的演奏增加了怪诞的连滑音,再加入电子乐器的戏谑音效,以及仿效小号连滑音的不和协的人声,无不给人一种调侃跋扈的味道,如果没有看过电影,初初听来,甚至有些刺耳。但只要是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不对这个怪异的主题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甚至都能不自觉地哼上两句。多年前听“美国之音”的“华福特快”节目中,常常播放这段主题(不过是去除戏谑音效 的改编版),可见它的深入人心。电影原声里这段旋律的那种怪异和调侃其实与电影本身的风格再相称不过了,在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Blondie发现Tuco逃跑时用雪茄点燃身边那门炮之前,脸上浮现一种恶作剧的神情,与此同时出现了同样恶作剧式的小号连滑音;另一处是在片尾,气急败坏的Tuco望着远去的Blondie,刚要破口大骂,但从他嘴里发出的声音瞬间就被那仿效小号连滑音的不和协的人声取代。

第二首“The Sundown”,伴随着日落的美景,优美的弗拉明哥吉他声响起,但随后小男孩发现远处出现一个人影,吉他的旋律此时渐渐转为紧张不安,预示着杀手到来,悲剧即将发生。

第三首“The Strong”,一段优美抒情的口琴声引出带有悲壮色彩的悠扬的小号主题,其间穿插着断续短促的军号声,代表战场背景。暂时的停火已经结束,炮声响起,战斗又要打响。而随着小号主题的渐强,弦乐背景加入,悲壮色彩愈加浓厚。明知道是无谓的牺牲,但上尉仍然只能带领自己的士兵继续奔赴那座死亡之桥。

第四首“The Desert”,开始一段低迷不安的气氛音乐,然后出现平缓中略带阴沉的木管主题,随着铜管和打击乐的加入,主题渐强转为壮阔,展现由无边无际的沙漠、灼眼的烈日和碧蓝的天空所构成的壮丽景象。而背景气氛音乐的随之加强亦使悬疑不安的色彩进一步加深,Blondie正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第五首“The carriage of the spirits”绝对是一段名如其乐,乐如其景的主题。在杳无人烟的沙漠里,Tuco正要对Blondie开枪,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处于生死决绝的两人都抬起头,只见远方尘土飞扬,一辆恍若幽灵般从天而降的马车飞驶而来,此时高昂悠远的小号主题奏响,伴随着女高音的吟唱和穿插的短促小号在空旷的沙漠里回响,仿佛来自天界的声音。马车渐进,人们惊异地发现车上居然无人驾驶,难道真的是......?随着Tuco截停飞奔的马车,小号主题渐渐中止,取而代之的是断续的不和谐的管乐,阴沉犹疑的弦乐底衬和短促轻声的定音鼓,以及最后那小段诡异的单簧管,一股悬疑不安的气氛油然而生,车上到底有什么呢?

第六首“Marcia”,在战俘营,由口琴和口哨吹奏出的这段进行曲主题听来更象是一首思乡曲,随后弦乐出现,以舒缓的方式重复同样的主题,更渲染出战俘们的惆怅情绪,战争终于结束,何时才能返乡?不过末尾部分又再次出现了诡异的单簧管,战俘营里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第七首“The story of a soldier”是一首类似摇篮曲式优美抒情的男声合唱, 但主题却是悲伤的故事:

Bugles are calling 军号召唤
from prairie to shore, 从草原到海岸
Sign up and Fall in 从军列队
and march off to war. 迈向战场
Drums beating loudly, 战鼓击响
Hearts beating proudly 慷慨激昂
Match Blue and Grey 穿上制服
And smile as you say Goodbye. 从容应战
Smoke hides the valleys 硝烟弥漫山谷
And fire paints the plains. 战火燃遍平原
Loud roar the cannons 炮声轰隆
'Til ruin remains: 直到摧毁一切
Blue grass and cotton 蓝草和棉花
Burnt and forgotten 都已被焚烧遗忘
All hope seems gone 希望尽灭
So soldier march on to die. 士兵赴死
There in the distance 远处战旗
A flag I can see, 依稀可见
Scorched and in ribbons 却已被灼烧撕裂
But whose can it be; 不知归属何方
How ends the story, 故事该如何结束
Whose is the glory, 荣耀何在
Ask if we dare 是否敢问
Our comrades out there who sleep. 那些已经沉睡的战友

而影片中配合这段抒情主题所进行的情节却是Tuco在屋里遭受Angel Eyes的严刑逼供,屋外唱歌的那些战俘也都曾经遭受过同样的虐待,因而知晓屋内所发生的一切,也因此唱得更加悲切。

第八首“Marcia without hope”,战斗过后,死尸遍地,满目沧桑,此时由男声吟唱伴随着徐缓低沉的打击乐奏出挽歌般的进行曲式主题。

第九首“The death of a soldier”,与上一曲同样的进行曲主题,只是其中的打击乐被口琴声取代,更添一股凄凉,后半段转为圆号和人声吟唱的“The story of a soldier”主题,为临死的士兵唱最后一曲晚祷。

第十首“The ecstasy of gold”是我最喜欢的曲目。Tuco被炮轰落马坠地,起身正要咒骂,却发现自己已然置身于一片墓地之中,此时钢琴声缓缓响起,观众和Tuco都同时意识到寻宝的目的地“悲伤山”已经到达,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双簧管渐渐加入,曲调渐渐升高,而随着女高音和打击乐的加入,音乐变得高亢而节奏也逐渐加快,与渐渐高扬的音乐相应,Tuco也逐渐由喜悦变为狂喜,跑到墓地中心,开始顺着同心圆奔跑去寻找那块藏有金币的墓碑,弦乐加入,人声和打击 乐渐渐增强,音乐愈发高昂,Tuco也越跑越快,然后在一个短暂的停顿之后,铜管乐器加入,高潮部分到来,并且到后来渐渐加入了一些凌乱的类似金属撞击的打击乐,就如同闪闪发光的金币在Tuco的脑海里发出令人迷醉的声音。最后,狂奔的Tuco发现目标骤停,音乐也随之嘎然而止。无论从人物的动作还是从人物的内心而言,这段音乐都做到了完美的契合,实乃大师的神来之笔,其高亢激昂的旋律和气势让人感觉如同聆听天堂福音之狂喜,不过事实上,人们对于金钱的狂喜可能本来就处于人类情感的最高峰。 第十一首“The trio”是决斗主题,同“美元”的前两部一样,都是采用弗拉明哥吉他和拉丁小号主奏。低沉苍凉的吉他声伴随着那嘹亮而悲情的小号主题很好地渲染出决斗场面那箭在弦上,生死悠关的紧张气氛。不过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美元”第二部那个有音乐怀表旋律地决斗主题。


035-[转帖]静态暴力美学宗师塞尔乔·莱昂内 (2004.5.13.) 1/70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作者:张守君

“约翰·福特是乐观主义者,我是悲观主义者。福特电影中一个人打开窗户,他们看到的是希望的地平线,而我的电影中,你会担心是否一颗子弹会打中你的眼眉。” ——塞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

  就像中国武侠的“江湖”,塞尔乔·莱昂内的电影疆土是一个没有法律控制,没有明确的邪恶之分,只有江湖规矩,以武力、决斗、复仇解决成败的世界,横行其中的是独行侠客、绿林好汉和残暴匪徒,它充满暴力,但同时也充满传奇。  “好看”是塞尔乔·莱昂内电影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先制造冲突,情感的,事件的,各种冲突堆积成一个高潮。然后再制造气氛,紧张,肃杀。用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刺激。近乎玄妙,一招定乾坤。
  我们今天所津津乐道的“静态暴力美学”,如北野武的[花火],昆汀的[落水狗],杜琪峰的[枪火]、[PTU],或者写武侠小说的古龙(据说古大侠最爱莱昂内的电影),他们的创作根源,其实都来自莱昂内的电影。


————镖客三部曲————


西部电影被称为美国的国家电影神话,在上世纪50年代风靡一时,到了60年代,美国西部片已经到了强弩之末,1960年的大制作[边城英烈传](Alamo)票房与口碑皆告失利,西部片似乎也走到了终点。而这时,在美国日渐式微的西部片却在欧洲掀起热潮,欧洲人开始自己拍西部片,而且采用的观点和题材渐渐脱离好莱坞的模式,其中最为成功也最具影
响力者,便是塞尔乔·莱昂内。
  莱昂内电影的故事内容和影像风格,形成一种不同于美国文化的新西部格局,这些所谓的西部片,其时代和地域背景都和真正的美国西部史有很大的出入,既不讲究西部文化和历史的考据,也不歌颂开疆拓土的美国先民,在欧洲人眼中,美国的西部蜕变成中国人所谓的“江湖”,于是一个新的西部片时代即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s)就此诞生。在[荒野大镖客]推出之前,美国西部片主流是约翰·福特和霍华德·霍克斯的主旋律式西部片,而“镖客”系列一出,犹如一块千斤大石,激荡着当时宛如死水的西部片。

★[荒野大镖客](又名[为了几块钱],A Fistful of Dollars,1964)
“外国影评人看过这部电影后都说我是意大利西部片的始祖,我不是,在我之前已经有过20几部意大利西部片。有一天我发现西部片变得没有生气,我想这样的一种片子怎么会死。我看了黑泽明的[用心棒]后,考虑把它变成一个西部故事。我是第一个拍西部片不用 女演员的,有个电影院老板说,莱昂内,你拍了部不可能成功的片子,里面唯一的女人还
是群众演员。我说我是故意的,我看过约翰·斯特奇斯的经典影片[OK镇大决斗](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我注意到里面一出现女人,片子的节奏就停止了,如果剪掉,片子就正经多了。"

  “镖客三部曲”的第一部[荒野大镖客]堪称意大利西部片的划时代之作,其风格部分承袭了美式西部经典的神采,但更受黑泽明影响,几乎是把黑泽明名作[用心棒]重拍了一次。原片主人公是三船敏郎饰演的流浪剑客,跑到一个被两个黑帮霸占的村落,用计令他们互相残杀,然后收渔翁之利,顺便将无辜村民救出水深火热。莱昂内用牛仔换了剑客,
用西部小镇代替日本村落,一脸酷相身怀绝技的男主角,简单的场景布置,大量使用音乐代替念白,在场面和技巧上直接挪用[用心棒],甚至连连黑泽明的招牌慢镜也照搬不误。不过,莱昂内在把黑泽明技法运用自如的同时,属于自己的风格——人物眼部特写和快速伸缩镜头的招牌手法,在本片也已尽现风采。影片主角镖客的本名是The Man With No Name,也就是无名客的意思,不像一些传统西部片主人公,是除暴安良的正义使者,而是完全模糊了背景来历,甚至模糊了正邪之间的界线:无名客嗜钱如命,残暴程度也不遑多让匪徒。莱昂内没有理会好莱坞善恶分明的规矩,重新制定了规则。
  莱昂内和克林特·伊斯伍德特都是靠此片一举成名,而埃尼奥·莫里康内的电影配乐也从此为人津津乐道,本片之前西部片配乐都像交响乐和流行曲,但莫里康内的配乐却像墨西哥民谣,洋溢着野性。不过莱昂内深深担心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会无法接受意大利式西部电影,为此在片子上映时,莱昂内与莫里康内甚至都换上化名,但结果证明他们显
然是太没自信了,[荒野大镖客]不仅横扫美国票房,还随即风靡全球,气势甚至超越了美国原产西部片,也顺势将西部电影带入新纪元。

★[黄昏双镖客](又名[为了更多的几块钱],For a Few Dollars More,1965)
  “我本想找李·马文来演‘牧师’一角,但就要开机的时候,他的经纪人打来电话说他接了别的戏,我简直绝望了。我想起李·文·克里夫,我看过他饰演的[正午]中的枪手,他用手枪的气势就像在用机关枪。但是克里夫说他不干了,他在给人家画画。我在旅馆里找到他,他穿着很脏的大衣,黑白混杂的平头,看上去像只秃鹫。我跟制片人说:就是
他了,我懒的跟他谈,你去把他签了,省的等我跟他谈了发现选择他是个错误。后来我发现他演绝了。”

[荒野大镖客]推出一年后,莱昂内推出了续集[黄昏双镖客],在片中无名客变成专捉通缉犯领赏的西部赏金杀手,跟诨号“牧师”的赏金杀手斗智去追捕一伙银行大盗。本片可能是镖客三部曲中最无名的一部,但在建立莱昂内电影风格方面,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并且就流畅感和娱乐性而言,本片也是个范本。莱昂内后期作品那种静中蕴含着动
感,沉默中爆发的无穷张力在本片中开始凸现,他不再卖弄当时已司空见惯的慢动作,改以独具特色的眼部特写、视野开阔的长镜头和凌厉的剪接俘掳观众的心。作为一种西部文 化背景下的传奇故事,使用六轮枪筒来决定生死的西部电影,无法像中国武侠片设计炫丽的打斗场面,莱昂内选择了以营造对峙气氛来表现那种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宛如胡金铨电影中的武侠高手对招以及黑泽明电影中的武士对决,往往拔刀即定胜负,而莱昂内电影中一切的打斗就只在开枪的一瞬,扳机扣动,生死一线,在莫里康内的强劲配乐张力下,镜头在对峙枪手间快速对切,每每看得观众屏息静气,血脉贲张。
  除了动作场面,影片对人物个性魅力的捕捉及有意刻画,以及用心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的手段,高出那些只流于正义之士显神威的三流跟风之作几个段位,比如新加入的老 赏金杀手“牧师”这个角色,为了突出他与无名客相当的地位,从开场起就不断突出他的角色魅力,先是可以轻松地让火车在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停下,其后在小镇旅馆追捕罪犯,在拿出各种型号的长筒枪击毙匪徒之前,还很有绅士风度地向在正在洗澡的小姐脱帽致歉,而两代赏金杀手互射帽子不打不成交一段也设计高超,堪称经典,虽然影片鲜少对话却又长达近3个小时,与今日讲求快节奏的动作电影风格迥异,莱昂内用影像来述说故事和表现人物的功力永远是他们望尘莫及的。

★[黄昏三镖客](又名[善、恶、丑],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1967)
  “善、恶、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点善,一点恶,一点丑。三镖客在影片中悲惨的遭遇里有些无赖或者流浪汉的劲儿。这种劲儿是西班牙文学里特有的,意大利也有,但更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战争的荒谬。"

[善、恶、丑]是镖客三部曲最后一部,也是最出名的一部。讲述在南北战争时期的大西部,三位分别绰号为“好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恶棍”(李·冯·克里夫)以及“丑徒”(艾李·沃克)的枪手打算趁战局混乱谋夺一批属于南方政府的财富,但每个人又只知道一部分藏金的细节,必须联合起来才可以取得全部的钱,于是三人既互相利用
又勾心斗角,产生不少有趣的笑料和张力十足的戏剧性对峙。  当莫里康内那熟悉的口琴弦律夹杂着电吉他的音乐响起,伴随一个牛仔的脸部大特写,仿佛在宣告:莱昂内的电影又开演了!和前两部作品稍有不同,[善、恶、丑]由于有了丑徒的加入,使得以往标榜“酷与硬”的意大利西部电影轻松诙谐了许多。
  在角色的设定上,犹如片名昭示,皆非正派人士,但其个性深度和魅力同样让人过目难忘。影片三个人物的出场设计令人过目不忘,甚至多年以后古龙在代表作《陆小凤》中都模仿了这个方式来介绍一众魅力无穷的配角。第一个出场的是丑徒,一个被重金悬赏的逃犯,三个想抓住他的牛仔慢慢来到其藏身的小屋,持枪从正门悄悄进去,镜头停在门外
,屋内传来几声枪响,突然从旁边的窗子撞出一个人,一手持枪,一手拿着条啃了一半的羊腿,脖子上还围着餐巾,此时画面定格,配上文字“the Ugly”,然后他骑马而去,镜头越过屋门,三位牛仔横尸屋内,这个段落突出的是丑徒的喜感和不凡身手,虽然他贪财好色,但观众此后就难以讨厌他。而最邪恶的角色“天使眼”的出场,是受雇来到一个小
农场取人性命,他坐在对方的饭桌前和他一起进餐,拒绝了对方的收买,但对方亮出武器之前,从桌下拔枪射毙了他。“天使眼”虽然唯利是图,但坚持原则且整齐的服装扮相和残酷的眼神,同样魅力非凡。伊斯特伍德扮演的乔伯纳多虽仍承袭了前两集一贯的沉默豪侠形象,却不再是个冷酷无内心活动的枪手,一反形象几乎成了冷面笑将。
  [黄昏三镖客]160分钟的片长,几乎有一半都在沉默的对峙以及各种细微动作的特写之中度过,莱昂内的影像蒙太奇更加出神入化,使人在吸引力十足的影像中不由自主的被带动,如伊斯特伍德与艾李·沃克在行军中的追杀、伊斯特伍德在战场上面对将死的士兵等戏,几乎场场皆为经典,特别是三人都要找埋在坟墓里的黄金(二十万,刚好是拍[荒野大镖客]的成本)时最后决战的铺垫,众人被逼合作而又尔虞我诈,各怀鬼胎。“天使眼”查到线索,也想独吞宝藏,于是片末来一场经典三角决斗,镜头来回在三人的眼和手闪切,配乐带动,观众看得愈来愈紧张,然后一记枪声响起,决斗结束。

  镖客三部曲的主题非常简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没有深奥的涵义,没有道德的包袱,影象、场面、气氛,才是最精彩所在。因此它的意义是它的娱乐性和影响力,镖客系列电影带动了后来西部电影“匪徒派”的热潮,进而衍生出[日落黄沙]、[虎豹小霸王]这一类匪徒故事,伊斯特伍德的沉默豪侠形象,除了在后来他自导自演的电影中被承袭之外
,甚至还因此变形出[未来水世界]、[疯狂麦克斯]系列这一类的未来类西部电影,也影响包括了东方影坛,北野武的[花火]、[奏鸣曲],杜琪峰拍的[枪火]和[PTU],走的也都是这一条路。

—《新电影》1月B

-------------------------------------------------------

【续上】

————美国三部曲————

  对比“镖客三部曲”,透视美国历史和梦想的“美国三部曲”视野和野心更为宽阔,前两部[西部往事]和[革命往事]仍是西部片格局,与1984年的[美国往事]从三个角度来看待美国的历史,使这三部曲意义非凡:[西部往事]追忆19世纪末西部开发史;[革命往事]以墨西哥政治革命时期为背景,描写政治在美国的作用和与邻邦国家的关系;[美国往事]则是跨度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的现代史诗,成为美国梦的缩影。

★[西部往事](又名[狂沙十万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1968)
  “在我所有的影片里都有一个主题:男人的友谊。这是[西部往事]里仅存的一点伤感味道。西部片对我就是男人的阳刚之气,外加随之而来的报复。为什么我要从3个男人的无聊开始呢?因为杀手不玩生死游戏时就很无聊。一个人在玩苍蝇,一个在跟水滴玩。当对手来了,他们就去终结一件事情,最后死掉,这显然是最符合逻辑的。”  “方达看了我的前3部影片,来找我签合同。他刚到片场时,留着大鬓角和络腮胡子,黑色隐形眼镜。我什么都没说,没拍他的戏。每天我去掉他的一点东西:鬓角,胡子,隐形眼镜。当他发现我把镜头聚焦在他的后脖颈上,这是他的第一个镜头,他叫到:上帝啊 ,我明白了!”

这部具有史诗气魄的西部片,主角仍然是侠客与绿林好汉,影片主要人物有三个:复仇的印第安人独行侠口琴手,西部匪徒夏安,作恶多端的白人匪首弗兰克。其实从这三个主角的种族属性其实已经体现出莱昂内的寓意,[西部往事]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原始资本积累时期,西部还处于蛮荒时期,印第安人是这块土地的主人,白人到这里修建铁路,开发
荒野,文明渐渐代替了野蛮,但这个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以鲜血和汗水为代价,但这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他们一方面是西部开拓过程的过客,一方面也是见证者和牺牲品 。
  [西部往事]与莱昂内的其它西部片的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在这个男性世界里,增加了一个攸关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由意大利明星劳迪娅·卡迪纳尔饰演的吉尔,片中的三个男人都喜欢她,她与他们的关系也非常微妙,其实,莱昂内对吉尔的加入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她在片中代表的就是整个西部,三个男人对他的态度,其实就是三种西部阶层对西部
的态度。夏安是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一个劫富济贫的绿林大盗,令白人和警察谈虎色变,夏安深爱吉尔,但他后来发现她爱的是口琴手,于是静静退出了感情战场,但他仍然愿意为她而死,就像夏安与西部的关系:他爱她/它,但她/它却不在乎他;口琴手是一个印第安人,他为了复仇而存在,虽然他明白吉尔对他的爱,但他心中的复仇欲望过于强烈,胜过了男女之爱,为了手刃仇人,他不在乎能否得到爱情(西部),最后他选择带着夏安的尸体黯然远赴他方;弗兰克不懂什么是爱,但为了得到甜水农场,他蛮横地占有了吉尔(西部),这一点与白人占有西部异曲同工,如果从这点来看,影片中吉尔为何会投入杀夫仇人的怀抱就显得合理点了。影片最后,吉尔克服惆怅之情,继承先夫遗愿,投入到西部建设中,车站建成,火车通运,西部的荒凉不复存在,吉尔的新生活开始。 [西部往事]仍然印刻着鲜明的莱昂内电影风格,人物鲜少对话,眼部特写频繁,气氛的铺陈以及伴随而生的戏剧张力,同样带给观众非同小可的视觉感受,即使不了解电影构图艺术,仍能够体会其所要述说的潇洒与帅气,其杰出的影像构图,在今日看来都不显得过时。
[西部往事]并非莱昂内最后一部西部片,不过其故事与风格却道出了莱昂内已有意告别西部片,据说影片开场被口琴手打死的三个牛仔杀手莱昂内最初想请[善、恶、丑]的三位主演客串,然后借助口琴手的枪下让以往的西部传奇灰飞湮灭,但最后由于三位演员拒绝出演而作罢。当年这部片子在美国推出时,因被美国片商大幅修剪,导致原貌残缺不全
,剧情也显得暧昧不清,因此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大受影响,但在欧洲以完整版上映后,惊为天人,现在[西部往事]已被视作艺术成就最高的西部片经典之一。

★[革命往事](Once Upon a Time... the Revolution,1971)
  “有那么一些片子,关于西部的,但是没有那种传奇的神秘质感,它更像严格的历史重建,但观众不买帐。为什么?因为他们找不到他们想要看的:传奇。这才是关键。传奇属于每个人,西部片属于每个人。”
  “我的灵感来自关于内战战俘集中营的照片。在我心里,美国内战是愚蠢徒劳的,没 缘由的。这部片子的关键在一句台词:‘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蠢货死掉,而且是没有目的的。’”

影片的开场是一个外形邋遢的大胡子对着一冢蚂蚁窝畅快淋漓地撒尿,随后在遥远荒原的地平线上,一辆豪华大驿车驶来,悠扬的音乐响起,电影开场。莱昂内还是一贯的脾气,主角仍然是混合着侠客和无赖汉气质的匪徒,并且进一步加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巧妙的悬念感。邋遢汉经过企求搭上了驿车,车厢内,自认出身高贵的旅客纷纷拿这个卑贱的家
伙开玩笑,讽刺他的出身,而他只是咧嘴傻笑。突然,驿车在行进中遇到了劫匪,转眼间 车上的保镖全被歼灭,旅客惊魂未定,邋遢汉笑着开始搜刮他们的财物了,原来他叫胡安,是这伙匪徒的老爸!而刚刚嘲笑他的那些所谓的贵族们,此时一丝不挂地站在车外,被洗劫一空,这个开场简直是对经典西部片[关山飞渡]的一个彻底颠覆(后来出场的约翰回忆前事还颠覆了[虎豹小霸王])。
  好戏还在后头。当胡安带着儿子们准备离开时,约翰登场了,他是一个因为参加革命而被通缉的犯人,此时带着浑身的炸药骑摩托路过,胡安用枪打爆了约翰的车胎,于是他下车炸掉了驿车,两人几经交手,胡安看到了炸药的妙用,决定说服约翰帮助打劫市里的 银行,约翰拒绝了他,但经过胡安的死缠烂打,约翰勉强同意。小镇上,由于革命情绪的高涨,军队与革命者的冲突已不可收拾。趁乱约翰和胡安炸开了银行,但胡安跑到放保险柜的地下室才发现,那里都是关押的革命党,而救出他们,正是约翰的计划。
  [革命往事]有着妙趣不断的游戏感,匪徒的打劫计划,包括充满出卖与斗争的革命,都仿佛是一个玩弄脑力用枪杆子说话的游戏,胡安因为金钱与约翰认识,并且不打不成交,他们的关系像足了古龙笔下的楚留香和胡铁花,一面互相嘲弄,一面却义气深重,影片最后约翰在拦截火车时的战斗中死去,胡安将一梭子子弹打在凶手身上。影片就像莱昂内
所说,墨西哥的革命和战争在他看来是愚蠢的,英雄因此送命,而许多不知原由的家伙成了乌龙英雄。在“美国三部曲”中,[革命往事]虽然影响力最弱,但却是拍摄最顺利,也是娱乐性最强的一部。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
  “美国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因此拍摄[美国往事]是我做了11年的梦。”
  “许多看过[美国往事]的人都来问我最后德尼罗的笑有什么含义,但我每一次要说给
他们听的时候,他们都临时改变主意走掉,说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想吧。”
[美国往事]改编自大卫·阿朗森(笔名亨利·格雷)自传体小说《流氓》,莱昂内在6
0年代初看这部小说就被它吸引,因为他发现小说本身的故事就很有“电影感”。1971年,派拉蒙曾经邀请莱昂内执导[教父],但当时莱昂内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本改编上,因此婉转地拒绝了邀请,因为他觉得,《流氓》比[教父]更有吸引力,他邀请了美国当时最著名的几位编剧大师编写剧本,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但当他一切筹备完毕,甚至已经联系好由罗伯特·德尼罗来出演主角后,[教父]已经上映并大获好评,制片人因此对类型与其非常相似的[美国往事]是否成功没了信心,因此,一拖就是11年。这期间,每年戛纳电影节莱昂内都穿戴整洁地坐在会场,手捧剧本等待投资商,直到1983年,一个崇拜他的制片人艾隆·贝尔可汗认出他并向他打招呼时才出现转机,在听了莱昂内3个多小时的描绘后,艾隆终于决定为他投资。
  [美国往事]可以说是莱昂内野心最大的作品,故事跨度40年,其中融汇了相当多的时代特征,从20年代的移民热潮和帮派混杂到60年代肯尼迪遇刺后有日益高涨的民权运动、反战呼声,其间美国的时代变迁尽收其中,“时间”是影片一个重要的视觉主题,一如片中多次出现的那块象征面条与迈克斯友谊的怀表和片中一处史诗化的细节:用背景画面中
布鲁克林桥的兴起象征面条和伙伴的成长,当大桥还在打桩时,他们是翩翩少年;当大桥完工,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帮派;当35年后大桥周围布满了高速公路的时候,面条和大桥一样变得老态龙钟,世界抛弃了他们。
  与大部分黑帮电影一样,[美国往事]也是一个美国梦破灭的寓言,莱昂内没有对黑帮进行任何美化,但也没进行任何直接批判,黑帮在他的镜头下仿佛一场虚幻的梦,影片首尾都在暗示,面条的一生就像鸦片刺激下的幻梦。从影片开场出现,就一直逃避这场噩梦,那无人接听的电话铃声,把三个朋友送向了死亡的告密电话,仇人的追杀,让他坐上离
开家乡,迎来35年逃亡的列车,“贝利部长”麦克斯的请柬,让他看到掩盖过去的面纱,这面纱几乎欺骗了他的一生,即使麦克斯的出现使真相大白,他也仍然不愿承认35年前的一幕是场戏,愿承认眼前这位曾经的挚友就是夺走他一切的仇人。影片最后,年迈的面条仿佛又回到35年前的鸦片馆,他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那无人接听的电话铃声,但电话没
有响,于是他面对镜头,露出了笑容,一切的悔愧和伤痛,被幻梦洗清。面条有他的梦想,迈克斯有他的梦想,面条从小就暗恋的黛波拉也有她的梦想,然而当每个人的梦想都跌 得粉碎,莱昂内才告诉你:这就是美国。
  [美国往事]拍摄完成之后,电影公司对近4个小时的片长能否带来商业成功非常担忧,于是莱昂内决定先把影片送到戛纳放映,得到影评人的认可,但没想到却恶评如潮,还受到女权主义者的抗议,最后,电影公司决定对影片进行剪辑,将片长删减为139分钟,这个结果使整部电影语焉不详,票房惨败,只带来530万美圆的回报,还被评为当年最差十部电影之列,这个打击使莱昂内心力焦瘁,此后再也没有拍摄电影,1989年郁郁而终。但后来完整版上映,引起新的重视,重新被评为80年代十佳作品之一,有影评人认为这是莱昂内最好的一部作品。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站的的重要栏目和网页
2009年编制的老年表
电影赏析
音乐赏析
莫里康内爱好者联谊会(莫迷网联)专栏
杨大林先生,杨东女士专拦
著名歌唱家演唱的莫里康内乐曲
著名艺术家演奏的莫里康内乐曲
邮探世界名人
意大利电影研究专拦
关于"Chi Mai"
莫里康内欧美亚六场音乐会对比研究
网友提供的莫里康内作品
边说边听边看--专题
网友个人专栏
WAP手机网站
莫里康内MIDI铃声
软件介绍
求谱网友交流
全球莫里康内相关网站
海外优秀搜索引擎
BBC-HVF 访谈莫里康
莫里康内上海音乐会
莫里康内北京音乐会
我喜爱莫里康内
莫里康内新闻(中国)
全国及境外TV节目预报
奥斯卡和莫里康内
遭遇黑客
西巴女王
十三年后再访伊莫拉
"海上钢琴师"琴友天地
"阿隆桑方"研究
"工人阶级上天堂"研究
"死刑台的旋律"研究
我最喜爱的西洋杰出音乐回顾
"索多玛的120天"评述
电影"我的青春/梅泰罗"探析
"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
孩子们的作品
不得不看(新闻拾零)
电影"豺狼的日子"专页
八十年代歌曲回顾
电影"德黑兰-43"音乐专页
苏俄爱国歌曲
网站地图
Add to Google
关于我们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2014): 苏ICP备11039856号 本站自2003.8.8.开始运行 © 2003 hwg 版权所有
除非有版权所有人的允许,本站所有曲目均仅供访问者个人欣赏使用,严禁用于复制生产,出租销售等任何其它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