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康内爱好者
Morricone Fans
新版主页
English
年表
音乐概览
电影概览
VIP 申请
VIP 登录
电影欣赏
作品研究
琴谱
字幕
音乐大师
手机网站
付款
旧版主页
Old-Eng
站长手记
手册征订
个人专栏
最新网页
重要通告
资源库
资源传送
歌词
莫迷网联
俱乐部
站内留言
关于我们
手机论坛
旧版博客
EM简介
EM新闻
琴友专栏
名曲120
网站地图
邮探名人
出生入死
邮币卡转让
音乐顾问
软件介绍
E.M.手册
站长信箱
----------------------
   
---------------------------
主页-->personal-000-->Sherry-000-->Sherry-f010
Sherry的个人专栏-f010
The personal column of Sherry -f010
Sherry 的 E-mail 是: dingsherry@yahoo.com.cn
 
 
Sherry 在论坛发表的文章选
关于莫里康大师的主题帖子-10
(本站注:原帖有许多图片和音乐在线播放功能,由于时间关系暂未加入,有待今后补充,请大家原谅)
036- 暴力漩涡中的人性光辉-《革命往事》2004.4.22.) 4/105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如愿以尝地看到了SERGIO LEONE往事三部曲中最令我渴望的那一个——革命往事。最早先听到了影片的配乐,有些古怪、调侃,却又时时透露出一种让人无法释怀的伤感和柔美,我因此对影片的内容感到无比好奇,可偏偏查遍所有中文网页,对此片的介绍寥寥无几且仅限于三言两语,根本没有任何头绪。于是只好转向英文评论,找到的第一个是IMDB上一篇影评,虽然有一些细节没能明白,但边听音乐边看评论的结果居然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真是让人震惊,电影因此于我而言更增添了许多神秘感。然后寻找更多的评论,得到了更多零散的信息,于是支离破碎地自己拼凑出了电影大概的情节和框架。但无论如何,从另一种语言上获得的资料,并不能弥补自己无法亲身体验的遗憾。如今,终于得以偿愿(多亏杨大林老师的帮忙),看到了此片完整版的DVD,虽然情节对于我来说已经少了些悬念,但是看完以后震撼依然。
言归正传,先来说说故事。仍然是LEONE酷爱的主题,杀戮和死亡,背叛和复仇,以及永恒的男性情谊,只是这回它们被放到了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下——革命,杀戮主题更大的延伸。胡安是一个典型的墨西哥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外貌粗陋,言语鄙俗,就象马车上那群富人所说,是“畜生”。但这个“畜生”却并不认命,也不无知,他敢于奋起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采用的是暴力方式。那些蔑视鄙夷他的富人结果是被他彻底的洗劫。但对于革命,他自有看法,“革命,我可了解是怎么回事,读过书的人告诉那些没读书的人,现在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于是那些没读书的穷人就去干,但是无论革命成功与否,到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死的都是那些没读过书的穷人。”胡安很现实,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成功地抢劫一次墨西哥最大的银行,然后就逃到美利坚去过好日子。当遇到来自爱尔兰的炸药专家肖恩并且见识到炸药的威力时,他一心一意只想说服肖恩帮助他合伙去抢银行。而肖恩本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者,却因为经历过好友的背叛、革命的失败和逃亡,变得愤世嫉俗,只相信自己手里的炸药。来到墨西哥虽然也是投身于革命,但已经不是为了信念,只是因为手中的炸药赋予他非凡的破坏力,使他在这片血腥的土地上扮演了某种类似天神的角色。事实上一开场他的亮相方式就已经暗示了这一点:伴随着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呼啸而来,身着白色长风衣,随手就能把地炸开一个洞,而身负的炸药足可以把整个地图改写一半,在胡安等乡野土匪眼里,他无疑就是一个神,只不过胡安把这个“神”当做了实现自己抢劫银行梦想的救世主。肖恩对胡安的梦想并不感兴趣,但是就象胡安说的那样,命运把他们牵扯到了一起(胡安问肖恩的名字,肖恩说了一遍,但可能因为西班牙语里没有“肖”这个音,胡安没听清,肖恩就把名字发成了JOHN的音,于是胡安激动地说,JOHN和JUAN(胡安),是天意destiny),不管自愿还是被动,他们都一起投入到了混乱的革命之中。在肖恩的故意误导之下,胡安顺利地抢占银行,却发现找到的不是金钱而是被关押的大批政治犯。被解救的人自然拥戴他们的解救者胡安为领袖,于是一个对革命漠不关心只想抢钱的土匪不情愿地被冠以革命英雄的称号。但尽管如此,革命对胡安仍然没有任何意义,他不想做什么英雄,他只要钱,直到他在山洞里发现了被军队屠杀的亲人,此时革命对他来说就是复仇。所以说从头到尾,胡安都是一个很本真的人,不被任何虚幻的信念左右,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以完全的热情去追求。相反肖恩由于理想的破灭而变得冷漠,用炸药和烈酒构筑的虚幻瞬灭的世界把自己包围起来,以逃避现实和回忆的背负。然而,和胡安相遇以后,后者的热情和率直开始唤醒了他的自我,对过往的闪回和现实开始交织。腥风血雨中的并肩作战,居然渐渐地在这截然不同的两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不可思议的情谊。看着曾经肆无忌惮的胡安因痛失亲人和不断上演的大屠杀而黯然泪下,肖恩默默地在一旁承受同样的痛苦;而片尾当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肖恩以瞬灭的方式用炸药了结自己之时,胡安那惊诧绝望既而茫然的眼神无疑说明了这份情谊的重量。
导演在本片中表现了一种对待革命的复杂态度。片头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至理名言(当然了,他老人家是举世公认的革命家嘛):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谦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所以归根到底,革命的本质就是暴力,是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杀戮主题某种极端的扩张。残酷的独裁者当然要被推翻,而革命者却也不是什么纯洁的天使,无论是为了所谓崇高的自由信念也好,还是仅仅象胡安那样为了金钱和复仇,都无一例外的彻诸于和被革命者同样的暴力行为。然而,终究还有另一个永不泯灭的主题存在,那就是人性。即使是处在暴力的漩涡,象胡安那样的强盗和肖恩那样的恐怖分子之间所产生的那种患难与共的生死之情依然让人唏嘘不已,人性的光辉无所不在!
影片同时对背叛者给予了一种恰如其分的同情和理解。通过肖恩断续的闪回,我们看到一位在他过往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好友和同志,而直到他目睹这次革命的组织策划者医生的背叛情景时出现的闪回,我们才明了正是这位好友也曾经背叛了革命,出卖了朋友。当时肖恩从酒馆的镜中看到了一切,而正当他端起抢转身面对敌人和叛徒时,闪回被现实景象中对革命者法西斯式的枪决中断,于是过往背叛事件的结局我们也无从知晓。直到后来医生知道自己的背叛暴露后在肖恩面前自我表白时,又再次出现了那被中断的闪回,肖恩迅速枪杀了押解朋友的士兵然后转向朋友时,犹豫了,但朋友的眼中暗含着默许低下了头,于是肖恩的枪对准朋友扣动了板机......回到现实,医生黯然说道:你早就已经对我作出了判决,现在要杀死我了是吗?肖恩不语,在疾驶的火车头上安好炸药,却在准备跳下火车时回头对医生说:我不能救你了,你必须自己救自己,闭上眼睛往下跳!此时的肖恩实际上已经宽恕了背叛者。但背叛者却不能因此而得到宽慰,于是选择了随同火车一起灰飞烟灭。事实上软弱也是人的本性,就象医生所说:我也想坚持信念,但拷打折磨使我放弃了,我又能怎样,难道自杀吗?既然没有勇气自杀,那就选择被动的死法来逃避心灵的折磨,就象肖恩的朋友一样。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足够坚强到在遭受折磨时不做叛徒,至少我自己肯定不会。所以,对和自己一样软弱的背叛者多少表示些宽容吧。
同导演的其他几部电影一样,音乐对于此片的人物塑造,场景描写乃至整个氛围的把握都是密不可分的。这部在看电影之前就已经对我产生强烈影响的配乐,当然是出自大师手笔。提到音乐在影片中对人的感染力之巨,可以说无人能出ENNIO MORRICONE之右,而SERGIO LEONE在他与MORRICONE合作的二十年里,更是把作曲家的音乐在电影中的影响力推到了极至。本片的音乐并没有通常革命题材影片里必然会出现的英雄式的雄壮主题,相反,一开始出现了一个有点阴郁、怪异的引子,然后曲调一转,不知不觉过渡到了宽广的抒情主题,极富怀旧和感伤的色彩,其间又时不时穿插着怪异的男声,所唱出的“SEAN SEAN SEAN”竟然就是本片主人公肖恩的名字。配合那段攻占银行的战斗场面出现的,不是那种让人一听就感到紧张的气氛音乐,而是一段颇具调侃戏谑意味的曲调,甚至出现了几小段对莫扎特小夜曲夸张的变奏。而时常伴随主人公内心思绪的那段由吉他和弦乐主奏的慢板乐章,每次出现都让人为之动容。
片中的两位主演也是功力不浅,虽然一位操着时不时露出美国口音的伪墨西哥口音,而另一位的英语显然也不是来自欧洲,但Rod Steiger把一位粗鲁率真的乡巴佬演得活灵活现,你根本想像不出他和日瓦哥医生中那个世故的政客是同一个演员;而James Coburn在片中的造型简直就是酷弊了,使你不由自主地被这个角色所吸引。
最后再来说一下影片的片名。这部电影是我所了解的拥有片名最多的一部,在意大利上映时用的片名"Giu La Testa!"翻译成英文就是"Duck You Sucker!",这是肖恩每次在炸药引爆前都要对胡安说的一句话:卧倒!后来此片在美国发行时,为了把它和导演的成名作联系起来而促进上座率,换成了A Fistful Of Dynamite的片名。但是最贴切的名字还是来自它在法国上映时的片名Il Etait Une Fois La Revolution(Once upon a time in the revolution),革命往事,才把此片和导演前后两部往事主题的影片联贯起来,既符合本片的氛围,又传承了导演关于三部曲的构思。

---------------------------------------------

补充一点影片中颇耐人寻味的细节。
在肖恩的闪回中出现的他那位好友,有一个面部特征细节,前额眉间的一颗痣。在最后一个闪回里,肖恩向朋友开枪,子弹正中那颗痣,鲜血从伤口流出......
圣经故事里,作为背叛者的该隐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却仍然得到了上帝的眷顾,他前额的记号是上帝赐予他免遭报复的标记。
但是在莱昂内的故事里,肖恩从某种程度上扮演的那个上帝角色却是一个坚定的执法者,这是否意味着导演本人对基督教义的质疑呢?

037-塞尔乔莱昂内的西部史诗-《西部往事》(译文) (2004.4.4.) 2/142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毫无疑问在我脑海里有两部西部片理应冠以此类影片之翘楚:Sam Pechinpah的“Wild Bunch”以及Sergio Leone的“西部往事”。两部影片都超越了类型片的桎梏,陈述了一种永恒的意念,并显示出对人性和灵魂的一种深刻的洞察力。
西部往事是继莱昂内和伊斯特伍德合作的美圆三部曲之后,对其总结性的,并把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篇章。尽管我是十足的伊斯特伍德迷,但仍然认为在这部电影里弃他不用是正确的,因为他的存在必定会带入不必要的以往角色的影响。Charles Bronson,虽然不象伊斯特伍德是大明星,但对于保持一种整体的神秘性,他确实做到很好,而这一点对于他在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影片以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开场,向我们显示了电影制作艺术的真正含义。在他的演艺生涯中,Jack Elam(片头那个有着滑稽眼睛的家伙)在数不清的西部片中,是最著名的配角。在此他又再次扮演了一次上帝:用他的枪管扣住一只恼人的苍蝇,逗弄它,让它为自己嗡叫,然后,又作出神圣的举动,这个冷血杀手居然带着一抹天使般的表情把那只苍蝇放了。这个开场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别的导演或许会据此拍出一整部电影。在10多分钟的时间内,只有两句很短的对话,却揭示了影片的一个主要层面--主宰野蛮西部世界的强势人物的衰亡和自我毁灭,以及缓慢的,却是不可避免的由生意人和小人物的文明来取代的必然趋势。
虽然我在此评论的目的并非要阐述主要情节,但如果不省视其中一些人物以及在故事之外他们所代表的意义(至少以我的观点),那我的评论也就相当空洞了。在“好坏丑”中,三个主角也依片名所指而分类。但这次分类的标准却有所不同。吹口琴的男人(Charles Bronson)看似一个复仇天使--一个没有明显人类欲望,没有过去,除了一个儿时记忆的人--来到人间只为一个目的--铲除恶魔,片中就是Frank(亨利方达)。Bronson为了完成这项正义使命,可以做任何事情,即使这包括了杀人,置别人于危险中,或者甚至救了他的死敌只是为了后来自己去杀他。一般人不能理解这种“正义”,也因此,吹口琴的男人被描写成一个反社会的人,除了他的敌人和他的朋友Cheyenne(Jason Robards)以外,他几乎没有和任何人有过有意义的对话。
在这三人中的另一端,Frank,是铁路大亨Morton的“帮手”,即所谓的“清道夫”--商人可随意指使他们去做那些肮脏的事情。但是Frank的梦想却不限于此,他自己也要成为一个商人。但是他成不了,因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只是一个人”,而吹口琴的男人则称其为“古老的种族”。
相比较而言,最尘世化的人是Cheyenne,也因此他是那个最博得观众同情的人物。本质上,他自有一套道德观,只除了某些时候,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成千上万个小小的,极好的,闪闪发光的理由”把它们摒弃一边。Robards在本片中的表演是他最杰出的一次,我永远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他没有获得奥斯卡提名。他的每一个姿势,面部表情和话语都直接切入观众的心灵。他那种性格的双重性,最好的体现也许就在他带着本真的微笑说道:“我从来不会去杀一个孩子。杀一个孩子就如同杀一个牧师一样。”然后,露齿一笑,他又补充道:“我是说天主教的...”。
其他的人物表现也完美地契合了故事发展和影片的整体氛围,每一个都相当出色。每一个场景都是一次小小的杰作,每一句台词都经过小心斟酌,富有更深层的目的和意味。而为了强调所有这些,Ennio Morricone亦相应作出了一部电影艺术世上最杰出的配乐。
我向各位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即使是那些通常讨厌西部片的人。一些艺术家,就象leone,会超越任何类型束缚,把他们的魔术棒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变为艺术杰作而呈现出来。

--------------------------

原文如下:
inkanus(a member of Epinions)
Home Turf: Chicago, IL
Personal Info: Graduate student in molecular genetics at UIC.

An epic of a grand scale (Dec 22 '00)

Pros: This movie has it all!
Cons: As in all Leone movies, dubbing of Italian actors sometimes gets annoying
Full Review:
There is no doubt in my mind that two western movies crowned this genre: "Wild Bunch" by Sam Peckinpah and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by Sergio Leone. Both of these movies surpass genre limits, deliver a lasting message, and offer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human heart and soul.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comes after Leone's and Clint Eastwood's trilogy, sums it up, and brings it on another level. Even though I'm a big fan of Clint Eastwood, I think that it's good that he abstained from this movie, because his presence would bring in an unnecessary burden of his previous roles. Charles Bronson, even though a lower class actor compared to Eastwood, managed to retain the veil of total mystery,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the role he had to play.
The movie opens with an unforgettable scene, one of those that shows u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artistry of film making. In the role of his lifetime, Jack Elam (the guy with the funny eye), the best known supporting actor from a plethora of western movies, resumes the role of God by capturing an annoying fly in the barrel of his gun, playing with it and making it buzz for him. Then, in the act of divine grace, this brutal killer releases the fly with an angelic expression on his face. The opening scene is a story on its own, and another director would make an entire movie out of it. With just two short sentences exchanged in more than ten minutes, this scene uncovers one of the major layers of the movie -- the decline and self-destruction of the strong individuals who ruled the "wild" West and the slow, but inevitable takeover by the civilization of businessman and the little people.
The purpose of my review is not to uncover the major plot, but it would be rather empty if I don't reflect on some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meaning (at least in my interpretation) aside from the story. Like, in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re are three major male characters in the movie who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such. But the level of categorization is a different one this time. The man with harmonica (Charles Bronson) looks like an avenging angel -- a man with no visible human emotions, with no past but one childhood memory -- who came down to Earth with one task -- to smite the Devil, represented by Frank (Henry Fonda). Bronson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deliver this justice, even if it includes killing, putting others in danger, and even saving the life of his arch enemy just for the purpose of killing him later. Other people don't understand this kind of "justice" and, therefore, Harmonica is depicted as an antisocial person, almost unable to strike a meaningful conversation with anyone but his enemy and his ally Cheyenne (Jason Robard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is trio stands Frank, the "helping hand" of a railroad tycoon, Morton, th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cleaner" -- someone disposable used by businessmen to do their dirty work. But, Frank dreams of rising above his role. He wants to become a businessman himself. Alas, he can't because, in his words, he is "just a man", and, according to Harmonica, "it's an ancient race".
The most earthly character is Cheyenne, and thus he is the one to pick up all the sympathies of the audience. In essence, he is driven by certain moral values, except when, in his own words, "there are thousands of small, golden, shiny reasons" to set them aside. Robards gave the performance of his life in this movie, and it's beyond my comprehension why he wasn't even nominated for an Oscar for it. His every gesture, facial expression, and sentence strike the spectator directly in the heart. The essence of his dualistic nature radiates from him, but it is maybe best depicted in a scene where he says with an innocent smile: "I would never kill a child. To kill a child is like to kill a priest.". Then, with a grin, he adds: "Catholic, I mean...".
The other characters perfectly fit the story and the global scope of the movie, and everyone is exceptional. Every scene is a little masterpiece, every sentence is carefully weighed and said with a deeper purpose and meaning. To underscore everything, Ennio Morricone made one of the best musical scores in the history of film art.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movie to anyone, even those among you who hate western genre in general. Some artists, like Leone, just surpass any genre and deliver great works of art no matter what they touch with their magic wand.

038-:[转帖]冰山下面的柔情 关于电影《美国往事》 (2004.4.3.) 1/87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作者:网友SUYI

  我最初接触这部影片,是由于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给我的触动。这部片子寓意深刻,情节催人泪下,而音乐对剧情的烘托达到了升华的境界。于是我开始寻找Ennio Morricone作曲的电影。杨大林老师(杨是中国最好的西方电影音乐评论家)在将《美国往事》DVD交给我时说:你会不止一遍看它,但也不会超过五遍。他的话意味深长。确实,我看了第四遍才真正理解导演的意图。

  事实上,我是在看了两遍《美国往事》之后才开始陆续写下本文的这些感想,不但是音乐,更多是剧情。《天堂电影院》片长三个多小时,而《美国往事》近四个小时,都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长电影和好电影,而且是吸引我不止一次地看过的电影。 《美国往事》是讲故事的高手。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纽约犹太移民街区的故事,主人公Noodles和麦克斯这两个街头小混混成长的经历及他们伙伴间的友情和离奇结局。从全片来看,这两人既不是英雄,更不是好人,但他们一生的缩影,却是美国三十年代以来都市发展的变迁和对好莱坞描绘的美国形象的一种反动,确切地说,是导演Sergio Leone眼中的美国,意大利人镜头中的美国人。(在影片一开始,就是《上帝保佑美国》的歌曲伴随着主人公情人被枪杀;而影片的结尾,更是激昂的《上帝保佑美国》歌声伴随着游行的车队划破夜空,遮盖了垃圾车绞死麦克斯发出的声音。)   这是一部诗化的电影。我的意思是,它是一部音乐化的电影、一部被音乐圣化的电影--它的诗意来自音乐羽化的电影语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果我们如巴赫般将音乐本身宗教化的话,那么《美国往事》则可称为史诗了。

  影片大量采用倒叙的方式,人物关系复杂、事件繁多,环环相扣,时间跨度长达35年。特别是众多外国人的名字难以记清记全,因此初次观看该片确实难以理清头绪。第二遍观看,与其说是欣赏,不如说是寻找答案。但多次观看如同剥笋,层层展开之后,有一种鞭辟入里、蓦然回首的感受。   当然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及其伙伴小时候在纽约街头的胡作非为和他们之间的友情、金钱恩怨以及由此引发的爱与情仇。影片两次出现Beatles"Yesterday"的乐曲,第一次是Noodles逃过追杀,被迫离开纽约之前在长途汽车站的停留。当他抬头看见一个游乐场的招牌"Visit Coney Island"时,买了一张票准备进去。这时音乐响起,镜头一转,已经是35年后的同一场景,主人公回来了。歌曲旋律优美,但导演的用意深刻。因为在影片中,随着旋律的展开,歌词只唱了两句:“yesterday”;“suddenly”。一种对昨日美好时光的回忆和背井离乡后回到故里的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赋予观众全新的感觉和峰回路转的期待。影片拍摄于1984年,正是披头士音乐影响尤存的年代。为此,我专门查阅关于“康尼岛”的介绍,它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区南端,有中产阶级所热衷的主题公园,许多名人曾在那里驻留。当然以美国人的经历,应当更容易理解影片的背景和用意。

  影片开始,主人公遭不明追杀,不得不亡命天涯。35年后,他回到了故里,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起点,也是观众疑问的开始和追溯的开始。因为他们伙伴间当年积攒下的100万美元不见了:既不是主人公抢走了,更不是肥仔莫偷走的。伙伴们都死了,那么是谁拿走了钱呢?主人公自问了35年,而现在,他被别人盯上了。影片符合费正清所谓“铁的历史倒退的规律”,透过不断的闪回的回忆,将时空的进程前后翻覆。而酒吧墙上的一个小缺口,正是一切回忆的起点,有如宇宙奇点的爆炸开始一样,故事形成了。

  影片到了最后才解开谜底:原来麦克斯并没死,他当年设计了一场瞒天过海的骗局,毫无痕迹地掳走了100万美元。当如今的贝利先生(即麦克斯)遭遇调查并难免一死的时候,他找到了Noodles,希望能死在Noddles的手下,以解脱35年来的自责。他抢走了Noodles的一切:他的钱、他的女人。此时"Yesterday"乐曲恰如其分地再次出现,昭示着经历一生坎坷的Noodles,心中存留下来的不是仇恨,却只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当然对应地,麦克斯独处时响起了格什温的歌剧《波基与贝丝》的“夏日时光”主题。影片曾出现过他俩在沙滩上的休闲场景。太精彩!)。他原谅并放过了造成他悲剧人生的麦克斯。最后Noodles来到影片开头出现的中国剧院,急促地吸食着鸦片。宽容和暂时的快感使他找回心灵的宁静,他笑了。“往事主题”再次响起,给影片画上完美的结局。

  影片最出彩的部分还有刚才提到的“往事主题”音乐,它如同婴儿诞生的啼哭一样自然并贯穿故事情节始终。其宽广、舒缓、凄婉动人的曲调和旋律,摄人心魄,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过去的时光。导演或作曲家本人对影片结构的设计和逻辑关系的把握,实在是大师风范。也许意大利人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当然先锋,Noodles在影片中的每一次出现虽然不是英雄般的,但导演Sergio Leone都赋予了他更多的人文关切和侠骨柔情。“往事主题”既是主人公出现的开始,又是他回忆的引子。当Noodles还是一个街头顽童时,他透过墙上的小缺口,开始对黛布拉(Deborah)着迷。在他偷偷在街头尾随黛布拉的时候,“往事主题”第一次加入人声。美轮美奂。第二次,已经长大成人的Noddles得知黛布拉决意要离开纽约到好莱坞发展,他在出租车上对黛布拉饱进行非礼。第二天,当他伫立在车站的暮霭和蒸汽中,火车开走了,黛布拉拉下窗帘。他怅然若失,失魂落魄。此时音乐飘然而至,而随后影片出现长达了30秒钟的黑暗和静默,极为恰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在一部关于列宁的记录片中,当说到列宁逝世时,影片出现过这样的处理,黑暗长达3?分钟。《列宁的葬仪》?)。当影片看完很长时间,我的脑海中依然回荡着这一主题旋律,尤其伴着女高音荡气回肠的吟唱,摄人心魄、心醉神迷,更是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虽然Noodles作恶多端,亡命天涯,但他冷酷的面容下面,好像总隐藏着某种东西。在与昔日恋人黛布拉共度浪漫的晚餐后,他说有两件事他忘不了,一个是他小时候的伙伴唐莫尼,他中弹死去前说:诺德斯,我滑倒了。另一件就是你(黛布拉)。影片故事情节曲折、自然,慢慢显现出主人公对黛布拉的情感和爱恋,犹如冰山下的柔情,深藏不露。渐渐的,冰雪消融。影片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

  最后提一下电影作曲大师Ennio Morricone。年逾花甲的他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超过400部,其音乐创作强化了电影作品本身的内涵和感染力,丰富了电影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使影片具有持久生命力。杨大林老师是这样描述这位备受其尊崇的作曲家:有些人一辈子都需要攀登,但可能永远也达不到顶峰;而Ennio Morricone生来就是站在顶峰的人,他是天才。


039- 人间天堂的文明洗礼-《教会》的音乐 (2005.4.2.) 0/74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在原声带听过好久之后,看到了这部久闻其名和其声的电影。感觉还是挺棒的,题材深刻,演员出色,画面布景一流,音响一流,最关键的是Ennio Morricone的音乐出神入画,美妙绝伦。难怪这是许多人公认的他的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全片音乐主要有四个主题:
On Earth As Its In Heaven:
宛如天籁的和声配以激动人心的丛林节奏,生动的勾勒出南美印第安人栖息地那未经工业文明污染的浑然天成的人间天堂。
The Fall:
不需要大型管弦乐配置,仅几件木管乐器,奏出几个听似简单的乐句,末了才配上凝重的弦乐,对于影片里多次出现的一泻千里,气势恢宏的大瀑布这样的描述,已经足够使你不由自主对大自然的力量产生由衷的敬畏。这段主题在影片末尾又以童声演唱弥撒的形式再次出现,在惨遭所谓“文明”的“洗礼”——大屠杀之后,瓜拉尼人幸存的几个儿童,坐上一条小船,沿着河流,回到丛林,再次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Gabriel's Oboe:
史上最优美动听的由木管独奏的旋律之一,沁人心脾,如同其吹奏者Gabriel神父宽广博爱的胸怀一样,把未曾开化的瓜拉尼人纳入了天主教会的避难所。
Ava Maria Guarani:
瓜拉尼人的圣母颂,不若西斯廷大教堂的颂歌那样高贵,却带着土著人的纯朴自然,一样的纯净,照例洗涤着人们的心灵,为接受教会感悟的瓜拉尼人提供心灵的庇护。但是这样高洁的心声却依然不能感化殖民统治者的心灵,枪炮声照样在教堂圣乐中想起,瓜拉尼人仍然逃脱不了被奴役、被屠杀的命运。文明世界的上帝终究不如自然之神,或许对于美洲的印地安人来说,选择与自然抗争的原始生活更能保护自己。
在看电影之前,我本来就喜欢这张电影原声,在看过电影之后,所有的乐段都对号入座有了形象的画面和含义,因此愈发令人痴迷。可惜这样精彩非凡的配乐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最终却败给了一个如今早已被人遗忘的平凡之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先前已经在嘎纳获奖,奥斯卡为了显示其独一无二,就造成了这宗冤案。一位美国朋友说他从那以后就再也不关注奥斯卡了,因为它的评审准则太political了。由此可见乐迷们对此的愤慨了。

040- 最近将要出版的一张大师精选CD(猜猜是谁选曲?) (2005.8.14.) 3/87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刚刚在国外大师乐迷论坛上看到消息,一张Morricone音乐精选的CD即将在日本发行,而这张CD的选曲竟然是日本首相小泉!“the compilation selected by Jun-ichiro Koizumi,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 Out on 5th Oct. 2005”

目前还未见到曲目表,但据那位网友说:“The man has good taste in music”。真的很好奇这位几乎成为中国人民公敌的首相的音乐品味到底如何,不过我想我对于结果是不会感到惊奇的。想想当年很多屠杀犹太人的纳粹都有着很高的音乐品味呢。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站的的重要栏目和网页
2009年编制的老年表
电影赏析
音乐赏析
莫里康内爱好者联谊会(莫迷网联)专栏
杨大林先生,杨东女士专拦
著名歌唱家演唱的莫里康内乐曲
著名艺术家演奏的莫里康内乐曲
邮探世界名人
意大利电影研究专拦
关于"Chi Mai"
莫里康内欧美亚六场音乐会对比研究
网友提供的莫里康内作品
边说边听边看--专题
网友个人专栏
WAP手机网站
莫里康内MIDI铃声
软件介绍
求谱网友交流
全球莫里康内相关网站
海外优秀搜索引擎
BBC-HVF 访谈莫里康
莫里康内上海音乐会
莫里康内北京音乐会
我喜爱莫里康内
莫里康内新闻(中国)
全国及境外TV节目预报
奥斯卡和莫里康内
遭遇黑客
西巴女王
十三年后再访伊莫拉
"海上钢琴师"琴友天地
"阿隆桑方"研究
"工人阶级上天堂"研究
"死刑台的旋律"研究
我最喜爱的西洋杰出音乐回顾
"索多玛的120天"评述
电影"我的青春/梅泰罗"探析
"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
孩子们的作品
不得不看(新闻拾零)
电影"豺狼的日子"专页
八十年代歌曲回顾
电影"德黑兰-43"音乐专页
苏俄爱国歌曲
网站地图
Add to Google
关于我们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2014): 苏ICP备11039856号 本站自2003.8.8.开始运行 © 2003 hwg 版权所有
除非有版权所有人的允许,本站所有曲目均仅供访问者个人欣赏使用,严禁用于复制生产,出租销售等任何其它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