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背景知识(转自西祠胡同):
西部通心粉大餐-细谈意大利西部片
意大利电影的西部大开发
“人家都说我是意大利西部片的始祖,我不是,我之前有25部意大利西部片。”意大利名导瑟吉欧.莱昂内这样承认过。笔者无从考证何为第一部意大利西部片以及意大利佬为什么爱拍西部片,但此类型片旗帜人物瑟吉欧.莱昂内对西部片的选择倒有着明确的起因,1964年他看了黑泽明那部Yojimbo(用心棒)后,把原著美国小说带了回去,7个星期后在西班牙搞出了他第一部意大利式西部片A
Fistful of Dollars(为了几块钱/荒野大镖客),并捧红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从此在意大利电影圈,许多导演都开始采用意大利演员,选择西班牙外景,拍摄这种表现美国西部和墨西哥蛮荒时代的草莽英雄片,并且大肆颠覆了传统电影的英雄形象,形成独具一格的暴力美学类型,这就被称为“SPAGHETTI
WESTERN(意大利式西部片)。
历史课上学过,美国西进运动是促进美国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作为北美大陆主要移民的意大利人,一定也在西进运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自诞生不久的电影有了叙事功能后,以西进运动为背景的西部电影就成为了最早最重要的类型片,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作为第一部西部片,也光荣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20世纪30-60年代,因为传奇般的约翰.福特、约翰.韦恩等人,好莱坞进入了西部片的全盛时期。起源于60年代的意大利西部片在继承了好莱坞西部故事的同时,也真正宣告西部片进入消亡时期。与美国西部片宏观展现拓荒时代的浪漫主义牛仔精神不同,意大利西部片更着重塑造一种反传统的新英雄、挖掘人物内心情绪。沿袭了起自萨姆.佩金法(《稻草狗》、《野战群》)暴力美学的意大利西部片更彻底地进行着反英雄的银幕塑型,不久后受其影响的强盗片《邦妮与克莱德》出现了,宣告了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意大利西部片的暴力美学特征更进一步影响了法国的梅尔维尔、香港的张彻、胡金铨直至今天的吴宇森。
意大利在50年代末告别“新现实主义”时代后,也许需要为商业电影制作寻找一条独特而又赚钱的出路,这个时候莱昂内及西部片出现了,意大利电影人开始了“西部大开发”。
意大利西部片三枪客
瑟吉欧.莱昂内(1929-1989):意大利默片时代名导演罗伯罗贝堤的儿子。三部美国片对他的影响很深:罗伯怀斯的《木马屠城记》、威廉惠勒的《宾虚》和佛烈辛尼曼的《修女传》。他担任副导演的片子至少在五十部以上。他导演的真正处女作是1961年的《洛特岛要塞》。1964年他把黑泽明的《大镖客》改编为《荒野大镖客》,空前轰动,开创了意大利西部片热潮。其后他继续导了数部意大利西部片,甚至压倒了本家的美国西部片。1984年的《美国往事》让他达到创作最高峰,1989年4月30日因病逝世。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伊斯特伍德在好莱坞的头几年毫无建树,后来终于在一部名为《生牛皮》的电视连续剧里混出了名堂。1964年跑到意大利拍了莱昂内的西部片《荒野大镖客》,他扮演的一个披斗篷戴黑帽、叼雪茄杀歹徒的牛仔枪手顿时风靡欧洲。和莱昂内的合作也定型了伊斯特伍德的艺术形象。60年代末,伊斯特伍德已经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西部片明星,不满足只充当导演手中一枚棋子的他决心亲自坐一把导演椅。他导演的电影Play
Misty for Me (1971)广受欢迎,于是索性一鼓作气,组建了自己的制片公司“马尔帕基”,专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从此以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逐渐成长为美国电影史上少见的集演员、导演和制片人于一身的全才,30多年来始终活跃在影坛中心。
埃尼奥.莫里康内(1928- ):出生于罗马,从1961年《法西斯分子》开始配乐,迄今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已不下400部,是意大利最多产、最有建树的作曲家,在世界电影界可谓有口皆碑。有着强大感染力的旋律、各种声响的渗透和题材的多样让他能熟练为几乎任何一类电影上配乐。除了莱昂内《镖客三部曲》和《往事三部曲》的配乐外,他的其他享誉全球的力作还有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索多玛120天》、《1900》、《战火浮生》、托那多雷《西西里三部曲》、《保镖》、《U型转弯》、《一树梨花压海棠》、《海上钢琴师》、《火星任务》、《欲望巴黎》、《杀死比尔》……太多太多了,而且直到现在创作力依然旺盛。
意大利西部片十蛟龙
这是十部我们能在碟市上看到的意大利西部片,同时它们也能代表着意大利西部片的最高成就,旗帜人物瑟吉欧.莱昂内在此就有5部作品。不同于莱昂内,其他5位导演几乎彻底采用意大利演员和意大利制作群,甚至许多人压根不会说英语。
1.德州游侠(TEXAS,ADIOS)1966
德州某镇治安官伯特与弟弟吉姆到墨西哥擒拿杀父仇人西斯科,找到凶手后却意外知道他竟是弟弟的亲生父亲,同时革命军也多次央求伯特加入,他将如何抉择?本片是最像早期美国西部片的作品,导演贝奥迪让主角的征途充满艰辛,面对残酷的独裁者,正义的伯特不情愿地一次次帮助了革命军。片中有大量精彩的双人决斗场面,扮演伯特的佛朗哥.尼罗从本片起开始成为意大利本土西部片巨星。
2.给将军的子弹(A BULLTE FOR THE GENERAL)1967
一个神秘的美国人(克劳德.金斯基饰)参加了墨西哥土匪革命者川州领导的队伍。他们抢劫枪支弹药,准备卖给革命军。川州视神秘客为知己,而神秘客的终极目的只是为了送将军归西以获取政府赏金。多米阿尼导演的这个故事里,征途中建立起来的友谊却是相当不牢固的,川州由于土匪本性以及被戏弄后的耻辱感,干掉了他的知己-神秘美国人,即使发财后也还是回他的土窝,做他的土匪。美国人有着明确的动机-金币,于是他总急着赶路,而川州只为享受当前日子,上路与否显得无所谓。配乐中,莫里康内比较偷懒,继续沿用他一年前在《黄金三镖客》中的吉他部分,没有把动机展开成完整弦乐。
3.决斗者(COMPANEROS)1970
温文尔雅却心黑手辣的瑞典军火商彼得森,在发墨西哥革命财时遇到落魄的西班牙移民、土匪革命军人波斯科。阴差阳错地,两人不得不一起去美墨边境营救一位能打开保险箱的教授,历险以及友谊建立的故事猹始了。很传统的,库布奇导演的这部片子用交叉叙事表现两个主角的相逢,他们面对着革命匪帮、政府军和学生武装三个阵营,两个家伙先后同女革命学生产生了西部片少有的爱情。同《给将军的子弹》相比,本片主角关系单纯,不存在利用欺骗,这反而让叙事更精彩,同时枪战也更炫。
4. 四启示(FOUR OF THE APOCALYPSE)1975
赌徒斯达贝刚到美国西部小镇就被关押,却与另外三个狱友(一个怀孕的妓女、一个烂酒鬼、一个黑人)幸运地避过了灭绝全镇的屠杀。四人上路继续寻梦,在荒漠中惨遇虐待狂恰克,剩下的斯达贝和妓女在困境中产生了爱情。这是一部最与众不同的西部片,气氛上非常压抑,数量很少的杀戮场面却异常真实残酷,导演福奇加入了强烈的个人风格,让整体节奏明显变慢。然而我觉得这种个人风格渗入是失败的,因为西部片类型性以及模式化太强,以至于不能容纳其他类型些许的介入,本片后段犹如家庭文艺剧情片的设置就让我觉得了一种前后的感觉失衡,十分不畅,而解决这种别扭的枪战结尾又不够爽。
5. 基欧玛(KEROMA)1976
杀手基欧玛回到童年生活的小镇,发现小镇已被一伙强盗占据,他的三兄弟也鱼肉镇民。为了拯救小镇,特别是一个被怀疑感染天花的怀孕女子,他同强盗展开了殊死搏斗,可兄弟间,父子间矛盾又如何化解?70年代末,意大利西部片开始走入衰亡,导演喀斯特拉也放弃沿用传统的征途故事和男性友谊关系,试验性的将一些回忆的闪回和现实环境放在同一镜头里,试图产生一种物是人非的缅怀情绪。佛朗哥.尼罗扮演的基欧玛一脸苦相,动作笨拙只剩蛮劲,而他对兄弟的寻仇动机到底是什么?片中好像根本看不出来。
6.荒野大镖客/为了几块钱(A Fistful of Dollars) 1964
莱昂内的第一部西部片,因此片走红的伊斯特伍德扮演一来到墨西哥小镇的镖客,镇上有两个大私枭,一个贩卖私械,一个贩卖私酒,两帮长期厮杀,鱼肉镇民。出于正义,他耍诡计弄得两派火并,把镇上的恶势力一网打尽。本片虽表现墨西哥,却没再用墨西哥革命作时代背景,故事的逻辑也明显比其他导演的作品严谨,不时地出现伊斯特伍德的冷幽默,这牛仔介入敌对双方的争斗中,其中交换人质一段,他的角色像极了美国的世界警察模样,当然这称作“助人为乐”。
莱昂内在选择配乐师时以外遇到了他的高中同学,没想到那家伙就是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莫里康内。应该是邦德片的缘故,那个时代联美(United
Artist)出的东西开头都爱搞剪影,这些剪影伴随着自在的口哨宣告着莱昂内与莫里康内传奇合作的开始。
7.黄昏双镖客/为了更多的钱(For a few dollars more)
1965
“人活着分文不值,死了却身价百倍,于是出现了追求赏金的杀手”-片头字幕
伊斯特伍德还是独行枪手,要缉拿印第奥换取奖金,不料半途杀出另一名厉害的枪手莫蒂默也有意拿这笔钱,两人明争暗斗却谁也不能得手,只好合作对付目标,还通过音乐手表引出一个寻仇故事。本片让当时穷途潦倒的克里夫再度崛起。那个年代美国物价真低,赏金也只是1000-10000,不想现在我们举报个马加爵就上二十五万。
故事本身像是杨子荣与座山雕的西部版,打入匪帮内部的伊斯特伍德挑明了自己就是来拿赏金的,反倒让匪徒没了怀疑。伊斯特伍德与克里夫在窗口的望远镜对望以及相识一段的互射帽子都成为枪战片的经典场面。
8.黄金三镖客/善、恶、丑(The Good, the Ugly, the
Bad) 1966
伊斯特伍德、克里夫和沃勒克就是片名的好人、坏人和丑人。三人在混乱的南北战争期间打算夺取一批南方军的财富,但每人只知道一部分地点的细节,必须联合起来才可以获得这笔财富,于是三人既互相利用,直到最后那场令人难忘的决斗。作为镖客三部曲的完结篇,主角也自然地增加到了3人。伊斯特伍德与克里夫前部中的合作关系完全变成了敌对关系,冷酷地讽刺打击对方。几次劫法场的场面都很搞笑,让人淡忘西部真实的残酷。
结尾5分多种的圆形广场决斗伴随着莫里康内那段出名的配乐永载史册,看了那段戏后真可以想见莱昂内对此场面的处心积虑,那段The
Trio气势恢弘,许多人第一次听这段音乐相信是在Metallica与Michael Kamen合作的”S&M”开篇,这段音乐后来更被中央五台用作冲击2002世界杯的国足广告里。
9.西部往事/狂沙十万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一名琴不离口的枪手来到小镇上,卷入一名寡妇与铁路大亨的土地抢夺战,并开始了他的寻仇。作为往事三部曲的开篇,此片被后世誉为“史上最佳西部片”,这确是无可争辩的,关于亨利.方达身份揭示的寻仇故事最终展开为一段壮丽的西部建设史。
这还是一部关于声响和细节的作品,开头就用环境音造势,对细节的展示到了极至,直至火车到站打破压抑的宁静。女人到镇上一段,像极了后来的《美国往事》,舒缓的音乐引导出她对这里的记忆,然而镜头却只停留于现实。场面调度流畅,诸如望远镜等转场工具(到美国往事更是漂亮的运用电话铃声和墙上的洞实现转场甚至时空转变)运用巧妙。三段开篇的故事以及故事人物终于在妇女到达酒馆后相逢,亨利.方达的口琴拉起莫里康内宏大的配乐。故事中多次的闪回在结尾决斗前得到了完整交代。
10.革命往事/乌龙英雄 (Once Upon a Time... the
Revolution) 1971
爱尔兰共和军炸弹专家肖恩来到墨西哥进行革命,连哄带骗地叫上了土匪家长胡安,并让胡安在抢劫中莫名其妙的成为了领导革命的英雄。本片以毛主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名言开篇,十分幽默地展现肖恩眼里的革命,胡安自己却心甘情愿地被知识阶层利用,反正他自己热衷于破坏。残酷的战斗场面却总是伴随着莫里康内轻松的音乐,并在声部有着”sean,sean”的男声吟唱。夜里,统治阶级枪决革命者,凝重的空气里有着阵阵雾气,光线匀速的扫过将死的革命者,突出冷静的悲凉。这种气氛后来在《美国往事》中完整地运用了。
意大利西部片特征:
人物脸部大特写:
每部作品都有长时间篇幅对人物脸部进行特写,这些布满灰尘的冷酷脸蛋通常集中于片子开头或者决斗前夕,试图让观众透过心灵的窗口洞察人物情绪。最突出的当数《革命往事》中匪首胡安用计劫持富人马车前车厢内那一个个集中到双眼的镜头切换,其间伴随着喋喋不休的富人对穷人的羞辱,在车厢这样的小景别中,这种细致的特写更让人憋得慌,预示着必将爆发的突然事件以打破这种压抑。
墨西哥革命:
许多作品都把故事置于墨西哥,特别是爆发于191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但却对人物特别是许多主角和革命团体的革命动机给予很大嘲讽,《革命往事》中的胡安、《决斗者》中的瓦斯科以及《德州游侠》的伯特都是被骗或被迫参加革命军的,而《给将军的子弹》里的川州和塔特以及《决斗者》中的瑞典人都是利益醺醺但良心为灭的革命投机者。唯一正派的勇敢革命者形象就只有《革命往事》中的肖恩,“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本着毛主席格言的莱昂内及其他导演用各色的革命者形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塑造了反英雄的新角色,扩宽了电影里的人物性格。
征途中建立的男性情谊:
男性友谊是意大利西部片热衷于采用的人物关系,建立于征途中的友谊更为电影建立了丰富的叙事庹间。《革命往事》中的共和军分子与墨西哥农民、《给将军的子弹》中的美国杀手与墨西哥强盗以及《决斗者》里的富有瑞典人与潦倒的西班牙移民都有着知识和阶级上的根本区别,革命使他们送上地理上的远征,敌对的态度经过系列战斗模式转变为友谊和信任。莱昂内终于在举世名作《美国往事》里将男性友谊及背叛刻画到了极至,而那是关于人生旅途的宏大主题了。
拔枪决斗:
继承欧洲剑客的传统,西部片里的牛仔采取拔枪决斗来解决矛盾,比的是出枪的速度。出枪前,随着脸部特写镜头的切换和动机逐渐加强的音乐主题,将决定人物最终命运的时刻细致完整且无情地推出,许多时刻甚至让观者等得急憋得慌,终于随着枪响,解决掉某人,情绪得到舒解和释放。这其中最著名的场面当数《善、恶、丑》的三人最终决斗,那段时间让莫里康内完成了足够篇幅的宏大乐章。
火柴:
这是各位吸烟者最羡慕但最郁闷地无法学会的潇洒动作了。牛仔们总能在自己身上或对手身上轻易地化着一根火柴,慢慢地凑到嘴边,点燃自己的香烟。这动作后来成了穿着破麻布的伊斯特伍德在片里的规定动作了。
西班牙外景:
大量的意大利西部片都在西班牙选择外景,欧洲唯一一片荒凉宽广的土地或许只能存在于西班牙,像布卢埃尔纪录片《无粮的土地》里那样,那里有着与墨西哥和德馑萨斯相同的地貌和气候,灼热的阳光永远占领着那一个个光秃秃的小山丘,那里没有真正的金矿,却可以方便的布置一个寥寥房屋的小镇,烈马疾驰而过,镖客寻觅着空气中发财的味道。
报复寻仇:
寻仇在许多意大利西部片里是一种主角杀戮行为的原因,在此之前更有寻仇本身的动机。《德州游侠》里牵扯着一段伦理关系,寻仇本应的果断却被突然出现的父子关系断送;《四启示》是旅途劫难后的主角对虐待自己和爱人的匪徒进行残酷报复;《黄昏双镖客》中克里夫解决掉了杀害自己妹妹的仇人;《西部往事》结尾决斗后,神秘人最终展露了口琴的故事,处理掉了自己童年的阴霾;寻仇动机最不明确,以至于鲁莽的莫名其妙的就是《基欧玛》,以至于他的行为过程一直欠缺说服力。
牛仔:
所有拔枪决斗里杀人和被杀的家伙都是潇洒或装酷的牛仔,牛仔的拓荒精神在美国西部片里渐渐引申为美国精神,可强调个体远多于共性的意大利西部片只愿意表现和挖掘牛仔的自我世界,如果没有偶尔的闪回交代,这些意大利牛仔将永远神秘下去。《西部往事》结尾处,牛仔骑马离开继续漂泊,火车站如火如荼的修建着,镜头越拉越远,结束了一个截面的西部开发建设史。从这可以看出,孤独的牛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