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引发奇想
美军遭遇珍珠港袭击后,被迫对日宣战。但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致使其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就在美军高层为此焦急万分的时候,1942年初的一天,位于洛杉矶的美国海军办公室来了一位自称菲利浦·约翰斯顿的美国白人。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
约翰斯顿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构想,是因为他从小就跟随父亲———一位长期在印第安人保护地传教的牧师,在纳瓦霍人聚居区生活,所以对纳瓦霍人和他们的语言非常熟悉。而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因为这种语言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其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没有经过专门的长期训练,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通晓这一语言的非纳瓦霍族人全球不过30人,而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极具军事头脑的约翰斯顿认为,如果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将非常可靠而且无法破译。
美国海军认定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立即答应协助约翰斯顿实现这一构想。1942年2月28日,在圣迭戈的艾略特兵营,约翰斯顿找来4名纳瓦霍人进行演示试验。在演示前,对此十分感兴趣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上将克莱登·沃格将军亲自写出6段战争中常用的信息,其中一条是“预期敌人会使用坦克和俯冲轰炸机在黎明时攻击”。按照纳瓦霍语,信息被逐字逐句地翻译为“敌人坦克-俯冲轰炸机
-预计-攻击-早晨”,其他5条信息也被熟练地翻译出来。这给沃格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周后,沃格专门致函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建议为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招募200名纳瓦霍人。不过,这项大胆的计划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担心纳瓦霍密码不能适应繁多的几乎是数不尽的军事活动,因为军事术语在纳瓦霍语中的确比较匮乏。但是,经过一番争论之后,招募纳瓦霍密码战士的计划还是被通过了。于是,神秘的“鸟语”开始登上大雅之堂。
“无敌密码”诞生
1942年5月5日,首批29名纳瓦霍人被征召入伍。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圣迭戈的新兵训练营中和通讯人员一起设计了最初的纳瓦霍密码。这种密码由211个字组成,大部分为纳瓦霍词,也掺杂了一些新词汇,这是为了弥补纳瓦霍语中军事术语的不足。例如,“战斗机”被称为“达-哈-提-西”,纳瓦霍语意为“嗡嗡叫的鸟
”;“俯冲轰炸机”被称为“几尼”,意为“小鹰”。另外,密码战士还设计了一个系统,用来与英语26个字母相对应。例如,字母A为“沃-拉-其”,意为“蚂蚁(ant)”;字母E为“迪兹”,意为“麋鹿(elk)”。另外,针对那些没有能够列入211个密码的词语,他们根据纳瓦霍语专门创建了一个大约500个常用军事术语的词汇表以便用来对照拼读。
纳瓦霍人很快便显示出记忆密码和在战时传递信息的能力。他们成功地从飞机或坦克等移动目标上传递密码。计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另外200名纳瓦霍人也于1942年7月20日被征召入伍。1942年10月2日,约翰斯顿也被征召入伍,并被授予上士军衔,专门负责训练纳瓦霍密码战士。可是,就在约翰斯顿踌躇满志地实施他的大胆计划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密码员发现,由于纳瓦霍语中没有的词的对照表重复使用频率太高,根据这些词语,纳瓦霍密码几乎不用费什么劲就能被破译。为解决这一问题,约翰斯顿和一些技术专家把对照表的26个字母增加为44个,使得那些常用的字母如E、T、A、O等有了多种选择余地。例如字母A除了原来的“沃-拉-其(蚂蚁)”外,还可以叫作“比-拉-沙纳(苹果apple)”和“
齐-尼赫(斧子axe)”。这样一来,其破译难度大大增加。被美军称为“无敌密码”的纳瓦霍密码终于诞生了。
作战南太平洋
到1943年4月,第二批200名纳瓦霍人完成了训练,而此时,第一批纳瓦霍密码战士即“风语者”已经随海军陆战队在南太平洋上作战了。很快,纳瓦霍密码就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攻占硫磺岛一役中,6名“风语者”使用神秘的纳瓦霍密码及时准确地为美军传递信息情报。在战斗开始的前两天,他们通宵工作,没有一刻休息。整个战役中,他们共接发了800多条消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日本人尽管能够截获这些情报,但对这些近乎“天书”的文字感到束手无策,而当时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不久,美军便很轻易地攻下了战略要地硫磺岛。负责联络的霍华德·康纳上校曾感慨地说:“如果不是纳瓦霍人,如果没有纳瓦霍密码,美国海军将永远攻占不了硫磺岛。”参与硫磺岛战役的拉尔夫
·斯托其上尉在一份报告中称,纳瓦霍密码是“最简便、最快速和最可靠”的密码,“日本人的脑袋都要想破了,但我们几乎不用担心泄密会发生”。
出色的实战成绩吸引美国海军决定更大规模地征召纳瓦霍人入伍。他们曾经设想以每月50人的速度再征召303名纳瓦霍人,但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那些被招募的纳瓦霍战士也逐渐成为其他部队的“宝贝”。为此,海军陆战队不得不把名额削减到每月25人,甚至试图从其他部队索要纳瓦霍新兵,但这些努力并未获得完全成功。由于“风语者”供应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美国海军的通讯工作。尽管如此,因为纳瓦霍密码既保密又很少失误,仍然逐渐成为美军最信赖最钟爱的密码。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纳瓦霍密码可能已经算不上高明,但它走过的那段光辉历程将永远不会被忘记。(吴开胜
底庆光)《中国国防报》 2004年06月29日 (见这里)
-------------------------------------------------------------------
纳瓦霍语密码
——二战中的“无敌密码”
在1941年到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和日军为了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双方都绞尽脑汁想破译对方的通讯密码。最终还是美军棋高一招,出人意料地起用了北美印第
安人的一支——纳瓦霍人充当密码员,并用他们的语言编成密码,使美军在情报战中占得了先机。美军第一支少数民族情报部队
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珍珠港,日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在开始时作战相当被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在情报战方面比起精明的日本人要稍逊一筹,如何既快速准确,又绝对保密地传递军情和命令成为美军指挥高层急迫要解决的大问题。
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是一个叫菲利普·约翰逊的白人出的主意。纳瓦霍人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世代居住于美国西部,现在人口20多万。约翰逊的父亲是传教士,曾在纳瓦霍部落长期生活,全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纳瓦霍语。而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
极具军事头脑的约翰逊认为,如果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将非常可靠而且无法破译。因为这种语言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其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没有经过专门的长期训练,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
另外,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通晓这一语言的非纳瓦霍族人全球不过30人,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如果能够用纳瓦霍语编成一套密码,日军情报部门将很难破译美国的军事情报。
1942年初,约翰逊向太平洋两栖舰队的指挥官沃格尔少将提出了建议。根据他的实验,纳瓦霍语可以在20秒钟之内准确编码和解码3行以内的英语命令,而用机器做同样的事需要30分钟。沃格尔少将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同年4月,第一批29名纳瓦霍士兵组成了海军陆战队第383排,并受命编写纳瓦霍语军事密码。
无法破译的纳瓦霍语密码
首批纳瓦霍新兵很快进入训练营地,在那里他们创造了纳瓦霍语密码体系,并为此编制了一本字典。这本字典是不能随身携带的,必须被牢牢记在脑子里。密码设计者们受命同样只保留它的口语功能。也就是既不要密码本,也不要密码构成公式。
纳瓦霍语独特的语言构成决定了它很难被破译。德国人破译英语密码时可以从共有词根着手顺藤摸瓜;日本人用美国大学的留学毕业生来窃听美军通讯。但纳瓦霍语,是一种音调语言。它的元音高低起伏,以语调的强弱不同来表达语言内涵。一个单一的纳瓦霍语动词,包括自己的主语、谓语和副词,可以翻译成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一个会讲纳瓦霍语的人曾说过,纳瓦霍语的词汇十分生动、形象,可以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整幅画面。
纳瓦霍语密码编写者们没有求助于数学和机械,而是在自然界中寻求灵感。他们用鸟类命名俯冲轰炸机:猫头鹰——侦察机;燕子——鱼雷机。他们用鱼来命名舰船:鲸鱼——战列舰;鲨鱼——驱逐舰。
魔术般的编译速度
纳瓦霍语密码设计完成之后,美军情报部队对此进行了严格测试。密码专家花了3周时间力图破译一条纳瓦霍语密码编写的信息,终告失败。连未经密码使用训练的纳瓦霍新兵也无法破译。
自从1940年以来,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截获和破译日本人用“紫色”密码发出的军事情报。破解过程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但是,用纳瓦霍语密码编译或解译敏感的军事情报却即刻便大功告成。
除两名密码译员留在后方,准备向下一批新兵传授密码外,其他人很快就能登船奔赴前线。
由于没有经过实战检验,刚刚编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纳瓦霍语密码译员遇到的是不信任。
一位上校同意接受这些纳瓦霍士兵,条件是要举行一次人机对抗赛。在比赛中,他们的准确性和速度必须比滴答作响传递信息的密码机技胜一筹。结果,纳瓦霍密码译员们轻松取胜。为纳瓦霍士兵配备个人警卫
攻占硫磺岛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打的一场经典战役。
在硫磺岛战役中,纳瓦霍语密码译员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在6个通讯网中传达了800条信息和指令而无一差错。在长达一个月的战役中,有3名纳瓦霍译员牺牲。通讯长官、少校霍德华·康纳回忆道:“没有纳瓦霍人,硫磺岛将永远不会被攻克。”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纳瓦霍密码译员被借调到海军,以防止日本人通过破译密码察觉一场空袭迫在眉睫。在塞班岛,正在前进的美军一个连遭到自己人从后方打来的炮弹的袭击。他们疾呼:“停止炮击!”但是,日本人整天在模仿美军电台的通讯,因此炮兵部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所以炮击没有停止。最后,总部问道:“你们有纳瓦霍译员吗?”仅有的一名纳瓦霍密码译员把同样的信息传递给他的老乡,炮击停止了。
“当你开始传递情报并且一切正确无误时,他们就开始像对待国王那样对待你了。”纳瓦霍族士兵哈罗特·福斯特回忆说,“他们会说:‘酋长,让我帮你拿报话机,让我帮你拿枪。’”他们给纳瓦霍密码译员配备了个人警卫,以保护他们免受那些分辨不出纳瓦霍人和日本人的海军陆战队员的误伤。
美军中有近4000纳瓦霍人
“我们直接向马绍尔群岛发起了攻击。”纳瓦霍密码员丹·埃基回忆道,“我看到一些死了的日本人。我努力不去看他们,可又无法避免。为了作战,我不得不在尸体堆中爬来滚去,那真是一场难醒的噩梦……”
对许多纳瓦霍语密码译员来说,7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反应仍然是缄默不语。当人们向悉尼·贝德尼,这位身经瓜达尔卡纳尔岛、塞班岛、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的老兵提出类似问题时,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啊,不,那真是……可讲的太多了,可我就是没……没时间讲出来。”
1942年,全世界大约有5万纳瓦霍人。在二战期间,共有3600多名纳瓦霍人分派到美国海军的远洋舰队、海军陆战队、伞兵部队中服役,其中有420名是纳瓦霍语密码译员。他们用密码下达战斗命令,通报战情,紧急时还参加战斗。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塔拉瓦岛到硫磺岛,纳瓦霍族密码员们参加了美军1942年到1945年之间的所有对日作战。
迟来半个世纪的荣誉
纳瓦霍语密码曾被美军视为最高机密。每当问及战争,纳瓦霍语密码译员就会简单回答:“我是个话务员。”无论是战争影片的描述还是战争史实的记叙都不见纳瓦霍人的踪影。但是,由于纳瓦霍士兵把这一民族和民族居住保留区外的世界联系起来,他们永远地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一些留在军中服役的纳瓦霍士兵后来参加了朝鲜和越南战争。但是纳瓦霍语密码却再未用过。1968年,它被美国官方正式解密,这一机密才被公之于世。
2001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为已经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印第安“人体密码机”颁发了美国政府最高勋章——国会荣誉奖章。当年,正是他们编制出不可破译的“无敌密码”,为盟军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好莱坞影片《风语者》就取材于纳瓦霍族密码员的故事,作为主演的美国著名影星尼古拉斯·凯奇也到场祝贺。
布什不胜感慨:“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值得所有美国人尊敬和感谢。”4名白发苍苍的印第安老战士更是激动异常。当年,正是包括他们在内的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编制出了这套“无敌密码”。现在,其他的25人已离开人世。
特迪·德雷珀是专程从亚利桑那州赶到华盛顿的。面对荣誉,他感慨万千地说:“已经很长时间了,很久以来我们都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另一名叫布朗的密码员激动地说:“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
上图为:一手拿枪一手拿话筒,这是纳瓦霍密码员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最平常的工作状态。(作者:潘杰)
----------------------------------------------------------------
美国电影"风语者"(Windtalkers)(2002)
剧情介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2年,几百名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作为美国海军的秘密武器,每个“风语者”都肩负着美军的至高机密,因此,他们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每个纳瓦霍译电员都由一名海军士兵贴身保护,一方面确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译电员即将被日军俘获,保护者必须杀死他以保证密码不外泄。
海军陆战队员乔·安德斯(尼古拉斯·凯奇饰)就是一名译电员保镖,他奉命保护一个名叫卡尔·亚兹(亚当·比奇饰;另有资料说这个角色的名字叫本·亚兹,笔者也无从判断那个正确,请以影片为准)的纳瓦霍士兵。在残酷的塞班岛战役中,被俘的命运就在眼前,执掌他人生杀大权的乔陷入了道德与军命两难的抉择:他到底能不能、该不该在紧急关头杀死已经和自己亲如兄弟的本,以履行军人的职责、保护美军的军事秘密呢……(见这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