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巴黎,一个下雨的夜晚,差15分钟零点,30岁的贝尔纳多·贝托鲁奇站在圣日耳曼药店门口,等待着他最尊敬的电影导师光临《同流者》在巴黎举行的首映式。这个让他冒雨等候的大人物就是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旗手让-吕克·戈达尔。“我已经很多年没谈过这个话题了。”38年后,68岁的贝托鲁奇说,“戈达尔是我真正的精神领袖,你们明白吗?我认为,电影只分成两种,即‘前戈达尔电影’和‘后戈达尔电影’,就像时代分成‘公元前’和‘公元后’。戈达尔对电影的思考,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电影之父 “同流者”要杀死戈达尔
自2003年的《戏梦巴黎》后,意大利名导贝托鲁奇尚无新作问世,最近,他带着1970年的电影《同流者》来到英国,作为“欧洲黑色电影展”的一个特别环节重新放映,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在当年的贝托鲁奇看来,《同流者》有很多吸引法国观众的元素,比如政治、时髦、惊悚、追车、谋杀和性。该片在法国巴黎举行首映式时,贝托鲁奇向他最崇拜的精神导师发出邀请。午夜时分,戈达尔准时赴会。38年后的今天,贝托鲁奇对那次约会记忆犹新。“他什么也没说,只递给我一张纸条,然后离开了。纸条上有一幅毛主席像,戈达尔在下面写道,‘你要与利己主义和资本主义作斗争!’这是他看了我的影片后给我的回应,我很是愤恨。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后悔,我该永远珍藏那张纸条,那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贝托鲁奇从不看自己过去的电影。“没法看,那让我难堪。现在我看着以前的作品,会发现有很多错误、疏漏、遗憾……也许别人都看不出来,但我能。”谈到这次重新放映《同流者》,贝托鲁奇说,“这部影片距离今天已经很久了,所以,我能原谅那时的我。”也许正是如此,回想起戈达尔的纸条,当年的愤恨早已随着时间消失殆尽。“这部老片能让我回想起当年的我,但不能让我回想起当年这部电影在我心中的分量。当责任消失了,对艺术家而言是很大的解脱。”
为什么戈达尔不喜欢这部电影?贝托鲁奇说:“那时他认为,清楚地表达思想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戈达尔不喜欢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理由。“片中,让-路易·特兰蒂尼昂饰演的男主角追查他欲谋杀的老师的地址和电话,出现在片中的电话号码正是戈达尔的电话,地址则是戈达尔在圣雅克路上的住所。可以理解为,我就是‘同流者’,想要杀死‘激进分子’。”
尽管戈达尔曾表达过对《同流者》的不屑,但这部电影仍是二战后意大利电影的珍宝。我们甚至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部电影,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会是什么样。对此,贝托鲁奇很是得意。“想到这个我就觉得自豪,还有点诚惶诚恐———科波拉、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都曾对我说,在当代电影中,《同流者》是唯一一部被他们当作启蒙的范本。”这三位导演通过《同流者》学会了结构复杂的闪回叙事手法及充满象征符号的镜头。科波拉拍摄《现代启示录》时,还连哄带骗地把《同流者》的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带去菲律宾,让其掌镜。
精神之父 在电影里不断地杀死亲父
在拍摄《同流者》时,贝托鲁奇陷入了对自己的反省———在此之前,他早期的电影《革命前夕》、《蜘蛛的策略》等遍布着戈达尔电影的痕迹。“那段时间里,我尽可能地想摆脱照搬戈达尔的套路,不想拍戈达尔电影的复制品。我想不止是我,那个时代好多人都曾面临相似的困境。”
这段自我分析的过程得出的第一个成果就是让贝托鲁奇真正下决心“捣毁”了他的精神偶像———这里的“偶像”不仅指戈达尔,还有贝托鲁奇的父亲、意大利诗人阿蒂利奥·贝托鲁奇(Attilio
Bertolucci)。“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我意识到,拍电影是一种杀死我父亲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拍电影的目的是为得到一种罪恶的快乐。过了好一段时间,我父亲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在我的每部电影里都会被杀死一次。他总说,‘你很聪明。你杀了我这么多次,却从来不用坐牢!’”
贝托鲁奇的父亲不仅是一名诗人,还是著名的影评人,与帕索里尼私交甚笃。所以,贝托鲁奇第一份跟电影有关的工作就是在帕索里尼的电影《乞丐》的片场当助理。尽管一次次看着自己被杀死,可贝托鲁奇的父亲却喜欢儿子的电影,包括《同流者》。“他爱我所有的电影,因为他觉得这些电影是他拍的。他爱他的宠物———也就是我,因为我擅长拍他想拍的电影。他认为,我所知的一切都是他教会的,事实也的确是这样。”这样一来,贝托鲁奇永远都无法“杀死”他的父亲,永远不能抹除父亲带给他的影响———对此,贝托鲁奇表示赞同,“我的电影跟我父亲都属于同一片土壤,那是帕尔玛的文化土壤。”贝托鲁奇的故乡在意大利帕尔玛,他1967年的电影《革命前夕》灵感就来自司汤达的小说《帕尔玛修道院》。
贝托鲁奇最近一部电影《戏梦巴黎》拍摄于五年前,为什么不继续拍了?毕竟,68岁对于导演来说还算不上是“退休”的年纪。“因为我的背。三年前我做了背部手术,手术并不成功,所以三年来我一直在痛苦中度过,连走路都不方便,更没法工作。”现在,他有两个计划:一个是拍摄一部关于16世纪意大利作曲家杰苏阿尔多著名的杀妻案件的电影;另一个是将小说《仙乐飘飘》搬上大银幕,故事背景设在南美洲,讲述几个恐怖分子与他们的人质共处的故事。“但我首先要想办法解决我背痛的问题,然后我才能再导电影。”
◇相关链接
《同流者》
《同流者》改编自意大利著名小说家莫拉维亚的作品。1938年的意大利,墨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政府越来越蛊惑人心,不少意大利人盲目跟随,其中包括家道中落的贵族子弟马切洛。他在巴黎度蜜月期间,遇到了昔日哲学老师奎德里教授的妻子安娜,两人立刻打得火热。同时,马切洛接到命令,暗杀作为进步人士的奎德里教授。二战结束之后,在街上讨伐暗杀者的队伍中出现了马切洛的身影……本片一上映就立刻引起争议,有人认为影片如实描绘了墨索里尼执政时期一代人的缩影,也有人指摘导演贝托鲁奇没有从批判的角度反映历史。
早报记者张悦编译